印度考虑对黄金征收资本利得税(印度税收制度)
本文目录一览:
- 1、印度进口关税税率表
- 2、民间藏金两万吨,印度人一年消费多少黄金?
- 3、为什么说印度人对珠宝的需求特别大?
- 4、印度储备达25000吨的黄金,如今却成了经济负担,为什么?
- 5、印度外汇管制导致的问题
- 6、印度民间持有2.5万吨黄金居世界第一,为何会成为政府大负担?
印度进口关税税率表
印度海关进口关税说明:
一、课税总额=基本关税+额外关税+教育税+特殊额外关税
应纳税值= CIF总额+起岸费(1%CIF总额)
基本关税= 应纳税值×基本关税率
额外关税=(应纳税值+基本关税)×额外关税率
教育税=(基本关税+额外关税)×教育税率
特殊额外关税=(基本关税+额外关税+教育税)×特殊额外关税率
二、进口到印度的产品印度当局所征收的税种包括有:
1、 基本关税
2、 额外税
3、 教育税
4、 额外税收
5、 特殊额外税收
6、 其他额外税例如是抵消税、反倾销税、安全税等等。
以下是对其所征收的税种的一些简单的介绍:
印度共和国税收法规和稽征管理制度的总称。
税制结构 印度实行以流转税为主体税种的税收体系。在1988年的中央税总收入中,国内货物与劳务税占43.84%,国际贸易与转让税占37.71%,对收益与资本课税占18%。中央征收的税种有:个人所得税、公司税、改良增值税、财富税、赠与税、资产继承税、关税、邦际销售税、印花税、支出税、国内航空税等。
由邦征收的税种有:土地税、机动车辆税、改良税、不动产转让税、邦内销售税、邦印花税、社会保险税、凭证登记税等。
改良增值税 1985年颁发的中央货物关税法引入改良增值税方案,于1986年3月1日起生效,以逐步取代原有的国内消费税。对税法规定所列举的应征国内消费税的制成品所耗用的半成品,允许抵免购买这些半成品时已付的中央国内消费税。这种抵免要由纳税人提出申请。
消费税 联邦政府对在印度生产或制造的某些规定商品在商品销售出厂环节征收。税率因品种而异,出口可以退税。从1986年 3月起部分商品的消费税逐步为改良增值税替代。
个人所得税 印度1986年就已开征所得税,现行税法系1961年修订后于1962年4月1日实施的。规定列为应税所得的有六类,即经营与专业性开业的收益与利得;工薪所得;住房财产所得;资本利得;其他源泉所得(包括股息、中彩、某些证券利息以及纳税人不属经营所得的机器设备、厂房出租租金和房屋租金所得)。
印度海关进口关税列表:
产品种类相关进口关税税率:
纺织品:基本关税率15% --- 25%;额外关税率16%;特殊额外关税率 4%;
服装:基本关税率25%---150%卢比/平方米;特殊额外关税率4%;
辅料:基本关税率25%;额外关税率16%;特殊额外关税率4%;
饰品:基本关税率5%;额外关税率0;特殊额外关税率4%;
家用电器:基本关税率25%;额外关税率16%;特殊额外关税率4%;
电子产品:基本关税率10% ---25%;额外关税率16%;特殊额外关税率4%;
皮革及皮革制品:基本关税率25%;额外关税率16%;特殊额外关税率4%;
陶瓷:基本关税率25%:额外关税率16%;特殊额外关税率4%;
医药用品:基本关税率25%;额外关税率15%;特殊额外关税率4%;
化妆品:基本关税率25%;额外关税率16%;特殊额外关税率4%;
玩具:基本关税率25%;额外关税率16% (或0);特殊额外关税率4%;
饮料:基本关税率30%;额外关税率0;特殊额外关税率4%;
酒精饮料:基本关税率100%;额外关税率0; 特殊额外关税率4%;
黄金与珠宝:基本关税率100%;额外关税率16%;特殊额外关税率4%;
茶叶:基本关税率25%;额外关税率0;特殊额外关税率4%;
水果:基本关税率30---40%;特殊额外关税率4%;
葡萄干:基本关税率100%;特殊额外关税率4%;
蔬菜:基本关税率100%;额外关税率0;特殊额外关税率4%;
参考资料:
印度共和国税收法规和稽征管理制度的总称。
税制结构 印度实行以流转税为主体税种的税收体系。在1988年的中央税总收入中,国内货物与劳务税占43.84%,国际贸易与转让税占37.71%,对收益与资本课税占18%。中央征收的税种有:个人所得税、公司税、改良增值税、财富税、赠与税、资产继承税、关税、邦际销售税、印花税、支出税、国内航空税等。
由邦征收的税种有:土地税、机动车辆税、改良税、不动产转让税、邦内销售税、邦印花税、社会保险税、凭证登记税等。
改良增值税 1985年颁发的中央货物关税法引入改良增值税方案,于1986年3月1日起生效,以逐步取代原有的国内消费税。对税法规定所列举的应征国内消费税的制成品所耗用的半成品,允许抵免购买这些半成品时已付的中央国内消费税。这种抵免要由纳税人提出申请。
消费税 联邦政府对在印度生产或制造的某些规定商品在商品销售出厂环节征收。税率因品种而异,出口可以退税。从1986年 3月起部分商品的消费税逐步为改良增值税替代。
个人所得税 印度1986年就已开征所得税,现行税法系1961年修订后于1962年4月1日实施的。规定列为应税所得的有六类,即经营与专业性开业的收益与利得;工薪所得;住房财产所得;资本利得;其他源泉所得(包括股息、中彩、某些证券利息以及纳税人不属经营所得的机器设备、厂房出租租金和房屋租金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为个人(包括未分家的印度人家庭)。个人区分为居民、非常住居民及非居民。划分标准主要是应税年度或该年前若干年内在印度居住时间的长短。居民要就其全世界范围所得纳税,非常住居民则只就印度境内所得及由印度控制的国外源泉利得纳税,非居民只就其印度境内所得纳税。
对于未分家的印度人家族,只要在应税年度该家族的事务控制与管理不完全在印度境外,即为印度居民。如果在应税年度前10年中,家族管理者有9年不成为印度居民,或者在应税年度前7年中有730天以上不住在印度,则该家族不是常住居民。
未分家印度人家族就家庭的全部所得纳税,不对家庭成员来自家族此类所得任一部分所得征税,也不作为确定该成员适用税率时的所得组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印度税制
民间藏金两万吨,印度人一年消费多少黄金?
二战之前,国际贸易结算采用的是金本位制度。各国货币虽然不通,但是可以将黄金作为计价媒介。然后换算成本国货币,所以黄金储备就和企业注册资本一样,你有多少黄金 我就敢和你做多大的生意。
二战期间,欧洲因为军费支出掏空了国库里的黄金,二战后恢复经济的时候发现没有黄金。金本位根本实现不 阻碍国际贸易发展,在二战中到处搜刮黄金的美国可是富得流油。既然你们没黄金了 我又用不完,那就用美元作为国际结算的工具吧。担保就是美联储地下金库里的黄金,安全有保障,也不用担心我操纵美元汇率,一盎司黄金就固定35美元。
世界各国也就变相的,和美国买回当年被美国赚走的黄金,美国也用美元绑架了全球经济实现全球收割。这是比航海殖民还要高端的玩法,70年代 一盎司35美元的铁律被打破。黄金价格实现自由浮动,而这些被各国买走的黄金并没有运走,至今都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地下金库。且不用缴纳保管费,黄金交易的时候移一下房间就行非常方便,所以现在这个曼哈顿岛,地下20米核弹也炸不开的金库里足足有超过8000吨的黄金,分属于世界上60多个国家或者地区。
由于美元的全球性和美国的实力,这八千多吨黄金虽然只有少部分属于美国,但是说是美国人自己的,也没毛病,因此美国是世界上黄金储备第一高的国家,比第二名的德国还多出将近五千吨。但是美国不是世界上黄金保有量最多的国家,第一名就是全球贫民窟最多的国家 印度 这个神奇的国度仍有粮食危机。仍有超过一亿住在贫民窟里却有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黄金,走进印度 从黄金文化开始,截止2019年12月印度的黄金储备是681.2吨,在全球排名第10位。
黄金储备是指官方拥有的黄金数量,不包含民间拥有的黄金,难道印度是个藏富于民的国家,要这么说也没问题,虽然没有官方统计印度民间的黄金数量估计超过两万吨远超纽约金库。这一点可不是空穴来风,毕竟在印度的下水道里能淘到金子,因为印度人洗澡的时候 很容易有首饰被冲走。
讲个数据,印度目前是13亿人,2018年进口黄金944吨,2019年进口黄金831吨,这还是大跌的数据。在此前几年 印度年年进口黄金超过900吨,也就是说美联储的金库搬出来,撑死也只够印度人消费10年,一年三四百亿美元的外汇支出,十年内差不多花了印度人超过三千亿美元,其中只有区区两三百亿美元是用于国家储备,印度政府想想就怕。拿来买大豆买原油不香吗,年年都在打压国内的黄金消费,所以才有2017 2018 2019年的黄金进口量下降。先收取3%的黄金商品与服务税,让黄金的综合税率超过了12%,还向外国游客推销廉价黄金首饰,鼓励国民去迪拜开金店,给国民安排银行账号。教你多存钱少买金,但是这也导致了印度黄金走私猖獗,去年和前年 每年差不多有百吨黄金,以走私方式进入印度,印度人为什么这么喜欢买黄金。天天住贫民窟,为啥不盖点楼。
印度这个国家十分重视信仰,其中一个信仰就是“拜金”,黄金文化是印度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印度有80%的人信仰印度教,印度教里面黄金是财富 吉祥的象征,印度教的财神拉克希米。家家户户都有朝拜,这是一位穿着黄金镶边红色纱丽的女子不断有黄金从她的手心里涌出来。这是印度人喜爱黄金的根源,印度女性的地位相当低,但是谁也不想自己女儿嫁给别人家受气,那就搞点陪嫁品来换取女儿的地位,当然父母给 自己也得攒,印度女人就喜欢给自己的投资黄金,来提升自己的地位,久而久之,黄金陪嫁在印度蔚然成风。
在印度,生出女儿后 就要开始准备黄金嫁妆,这也难怪家家户户不爱省女儿 相当赔本,每年近千吨的黄金消费 其中有一半是用于婚礼,然后在印度 女性出门不戴首饰是不礼貌的行为,没错 披金戴银在印度不是炫富 而是礼貌,而高种姓的男子也是满手金戒指。既然热衷黄金的根源是宗教信仰,除了人用的,印度的神也需要大量的环境。贴金的神像不用说了,印度的寺庙建筑也得贴金,印度北部的锡克金庙装修用了750公斤黄金。
历史上印度君王朝拜,信众的香火钱,很多也是以黄金的形式供奉给寺庙,印度的寺庙一家比一家富,不过印度的有三分之二的黄金市场在农村,真正高纯度的黄金很少往往有大量的杂质。所以说洗澡的时候会被冲走,自然也卖不上价,是全球黄金最便宜的地方,如果这几十年来,印度人把买黄金的钱用来买工业品。你认为印度还会慢人一步吗?。
为什么说印度人对珠宝的需求特别大?
在印度,黄金是非常受欢迎的,此前印度一直是全球黄金最大的消费国,为了抑制购买黄金的赤字,政府不得不对海外进口的黄金增税。
即便政府征税,但印度黄金需求在今年依然十分火爆。数据显示,印度2017上半年黄金进口量达到521吨,已超过2016全年510吨的进口量。印度对黄金需求的变化,对国际金价走势有着重大的影响。
那么,为何印度人偏爱黄金呢?接下来,我们通过三张图来看清真相。
一、印度人崇拜黄金、佩戴黄金
印度人崇拜黄金,他们认为拥有黄金是值得炫耀的,他们还将黄金用于祝福和祈祷,可以说印度人对黄金是非常痴迷的。
在印度,从节日到婚礼,我们可以处处看到黄金的影子。下面我们可以看看印度人佩戴的黄金首饰。
二、黄金是婚庆中的必须品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公布的报告,该协会预计,2017年印度黄金需求将达到约650-750吨。
其中印度人购买黄金最大的用途是用于婚礼。每年有超过一半的黄金首饰,金条和和金币被用于800万到1000万次婚礼。
三、印度南方更热爱黄金
从区域上来看,印度南方对黄金更加偏爱。其中,南方占有黄金市场的40%的份额,这个份额超过印度东部和北部的总和,而印度西部在份额中占据第二的位置,占黄金购买量的25%。
印度的金店非常普遍,印度民众在很多小商店中就能够购买到大部分的黄金珠宝。
四、黄金还是宗教信仰的圣物
印度人偏爱黄金,很大程度上还和宗教偏好有关。在印度黄金被认为是宗教圣物,受到印度有宗教信仰的人的偏爱。
喀拉拉邦的印度古庙Padmanabhaswamy寺是印度宗教崇尚黄金的非常有代表的寺庙。
五、黄金是印度财富储藏的首选
2011年,一个印度的调查队开启了几座隐藏的金库,他们在金库中发现了大量的黄金首饰、黄金物品和十万件历史上的金币。所有宝藏的总价值大约在150亿美元左右。
分析人士指出,印度人很早就有储藏黄金的习惯,储藏黄金是他们储藏财富的最重要的手段。与其参与股市、房地产或者其他资产,印度人更倾向于把钱用来购买黄金。
印度储备达25000吨的黄金,如今却成了经济负担,为什么?
黄金作为一种最初的货币形式,至今依旧受到世界上大多数人的爱戴,也有许多人把此当作财富和面子的象征。比如象征土豪身份的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镯,和结婚时习惯购买的三金,这一件件都体现了黄金在当代世界依旧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作为一种贵重金属的黄金,少量购买或囤积实属正常,可一旦囤积过量,结果可能就反其道而行之。
正如印度,印度的25000吨黄金拥有量使其成为全球黄金持有量第一大国,但如此多的黄金持有量未成其身份和面子的象征反倒成为了其经济负担。
观其现象,究其本质,原因有三:
一、从众心理,盲目跟风
黄金自出现以来,便是货币金钱的象征,早期由于其太过沉重携带不便而早早地推出了货币市场,但在人们的心目中黄金的价格却只增不减。
在现在,黄金虽然已经不是主要的货币形式,但它“硬通货”的名字却决定着它有时候会起着比货币更重要的作用。
至今依旧有许多大国会大量囤积黄金,以备国内经济的不时之需。一旦国内发生经济危机,黄金作为世界公认的“硬通货”会起到暂时救急的作用。当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发生时,它也可以用来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一个国家黄金的储备行为也会引发民众对黄金的盲目热爱,而民众的盲目跟风和从众心理引导着人们进行黄金的购买和储备,黄金储备量就会一点点的积少成多。
对于印度来说,印度民众的黄金囤积量已远远超过了国家的黄金囤积量,但民众囤积黄金作用往往是自己的家庭,对国家根本没有任何的促进作用,甚至起到了反作用。
这是印度作为一个黄金拥有量大国,但黄金不仅没有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反而成为其经济负担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政府黄金储备量跟不上国内需求量
印度民众大量囤积黄金主要是受到印度民间婚礼习俗的影响,和我国新人结婚时男方彩礼钱作为面子的象征不同的是,印度新人成婚时,女方需携带大量的嫁妆,出嫁时也需要携带大量的黄金首饰,以嫁妆的分量和黄金首饰的分量作为婚礼面子和新人身份的象征。
由于此习俗的影响,印度民间的黄金需求量远远高于国家政府的储备量。在国家黄金储备量不足的情况下,民众的需求得不到解决,往往这种时候民众就会靠自己的方式方法来囤积黄金。
这种现象就造成了民众手中的黄金囤积量高于国家政府手中的黄金囤积量的现象。所以印度25000吨的黄金拥有量,其实大部分的黄金都掌握在民众的手中,而国家国库就比较空虚了。
三、居安思危,却适得其反
美国在当今的地位决定着美元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而各个国家以防本国的经济命脉被美国所控制,都自发地加大了黄金的储备量。
在出发点上来说,是一个好现象,居安思危,以防本国被美国控制,但国家和民众没有协商好黄金的购进和需求量,国家和民众黄金储备同时的增加,造成了国内囤积过量的现象。而伴随着黄金价格的起起伏伏,过量的黄金囤积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凡事都应有都有个度,不能过量。印度储备黄金的行为一开始是为自己本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努力,但因为国家和民众协调不好,囤积过量,最终却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印度外汇管制导致的问题
一.对出口外汇收入的管制
在出口外汇管制中,最严格的规定是出口商必须把全部外汇收按官方汇率结售给指定银行。出口商在申请出口许可证时,要填明出口商品的价格、数量、结算货币、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并交验信用证。
二.对进口外汇的管制 外汇管制对进口外汇的管制通常表现为进口商只有得到管汇当局的批准,才能在指定银行购买一定数量的外汇。管汇当局根据进口许可证决定是否批准进口商的买汇申请。有些国家将进口批汇手续与进口许可证的颁发同时办理。三.对非贸易外汇的管制
非贸易外汇涉及除贸易收支与资本输出入以外的各种外汇收支。对非贸易外汇收入的管制类似于对出口外汇收入的管制,即规定有关单位或个人必须把全部或部分外汇收支按官方汇率结售给指定银行。为了鼓励人们获取非贸易外汇收入,各国政府可能实行一些其他措施,如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允许居民将个人劳务收入和携入款项在外汇指定银行开设外汇账户,并免征利息所得税。
四.对资本输入的外汇管制
发达国家采取限制资本输入的措施通常是为了稳定金融市场和稳定汇率,避免资本流入造成国际储备过多和通货膨胀。它们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对银行吸收非居民存款规定较高的存款准备金;对非居民存款不付利息或倒数利息;限制非居民购买该国有价证券等。
五.对资本输出的外汇管制
发达国家一般采取鼓励资本输出的政策,但是它们在特定时期,如面临国际收支严重逆差之时,也采取一些限制资本输出的政策,其中主要措施包括:规定银行对外贷款的最高额度;限制企业对外投资的国别和部门;对居民境外投资征收利息平衡税等。
六.对黄金、现钞输出入的管制
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一般禁止个人和企业携带、托带或邮寄黄金、白金或白银出境,或限制其出境的数量。对于该国现钞的输入,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往往实行登记制度,规定输入的限额并要求用于指定用途。对于该国现钞的输出则由外汇管制机构进行审批,规定相应的限额。不允许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禁止该国现钞输出。
七.复汇率制
对外汇进行价格管制必然形成事实上的各种各样的复汇率制。复汇率制指一国规章制度和政府行为导致该国货币与其他国家的货币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汇率。
印度民间持有2.5万吨黄金居世界第一,为何会成为政府大负担?
印度民间持有2.5万吨黄金居世界第一,为何会成为政府大负担?
黄金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黄金。马克思这句话,最深刻表达了人类对黄金天然的喜爱。尤其是在货币流通领域,黄金千百年来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在印度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对黄金的让热爱,没有一个国家能超过印度。印度人只要经济条件允许,都会大量购买黄金首饰挂在身上,有的新娘身上挂的黄金,甚至比体重还要大。在印度农村,没有黄金,借来黄金首饰也要撑门面。可以说,印度人对黄金的喜爱,已经深入骨髓,成为印度的生活方式和生命印记。
在印度教中,黄金是财富和繁荣的象征,甚至黄金更是化身为拉萨米(Lakshmi)神。百分之80的印度人都是印度教教徒,这些人认为黄金能给人带来幸运,给人带来财富、丰饶以及繁荣。
对黄金宗教般的信仰和喜爱,让印度民间的黄金持有量保持了令人吃惊的状态。印度官方目前只有600吨的黄金储备,可是印度民间的黄金储备量可能超过了25000吨,相当于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15%,稳居世界第一。
印度人对黄金的喜爱,除了宗教般的感情外,还有三方面的原因:
1,黄金具有很好的保值效果,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愿意购买黄金作为储备,一旦遇上经济困境,黄金就能拿出来救急。所以,即便是贫民窟的穷人,也会购买很多黄金作为家庭储备。
2,印度政府发行的纸币比较混乱,黄金在流通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印度社会流行纸币,中间主要原因在于各种无法遏制的贿赂。为了反腐和身份制度推行,印度政府甚至在一夜之间废除一些纸币,很多不方便兑换纸币的穷人和贪官,直接资产被清零。储备黄金,不管是穷人还是夫人,都能实现规避纸币混乱问题。
3,印度婚姻习俗中,女子必须有昂贵的嫁妆才能出嫁给高种姓家族,完成社会阶层的跃升。即便是同等种姓的通婚,女子也需要付出嫁妆才行。而嫁妆的主要内容,则是各种的黄金首饰。很多父母一辈子的积蓄都用来购买黄金为女儿准备嫁妆。
民间黄金储备量太多,对于印度政府来说,简直就是噩梦。印度政府的苦恼主要有三:
1,黄金消费和进口量太大,造成了外贸失衡。
印度黄金消费量和储备粮世界第一,产量却严重不足,所以不得不每年花费大量的外汇购买黄金。印度没有强大的出口创汇产业,只能通过对外劳动输出赚取侨汇。这些跨国打工者的血汗钱,无法为印度引进先进设备实现工业化,却用在了购买黄金上。这一点,和当年黄金和奢侈品毁掉西班牙帝国如出一辙。
2,黄金无法增持,经济风险较大。
印度黄金消费消耗大量珍贵外汇的同时,也挤压了政府黄金储备的空间。印度民间疯狂购买黄金推高了金价,促使印度官方购买黄金作为储备的资金严重不足。在俄罗斯等国大量囤积黄金应对国际金融风险时,印度黄金储备始终无法达到预期。这样印度央行苦恼不已。
3,印度黄金首饰行业粗放发展,没有竞争优势。
吊诡的是,印度黄金消费十分兴盛,却没有发展出强大的黄金首饰工商业。印度黄金首饰价格远低于周边国家,但并没有输出黄金制品借机推广印度文化。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时,印度工业不发达,黄金首饰的纯度和工艺远远达不到参加国际竞争的水平。
印度整个国家,真是让人绝望,坐在金山上当乞丐,实在是令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