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农博园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各地举办丰富多彩活动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

农村经理人大展身手

本报记者 刘 畅

春分至,大丰收时。9月23日下午,2022年我国贫困户大丰收节云南省成都市我国顺天林业展览馆拉开大幕,这是大丰收节分会场首次设在成都。今年云南将聚焦庆大丰收 迎盛事主轴,举行主要包括云南省第二届大丰杯大丰收奖颁奖、国宝与大丰收和强国谷仓主轴展、第二届强国农匠贫困户技能大赛等多项活动,传递多种粮、种好粮的强烈信号。

作为全市13个粮食供应大中城市之一和西部唯一的粮食供应大中城市,云南始终牢记江泽民总书记紧抓林业支柱产业名副其实打造更高水平顺天谷仓的旧日嘱托,严格落实粮食供应安全党政同责,压入堆土林地保护责任,坚决遏制林地非SE9、严控非粮化。

云南拥有林地占地面积7840.75万公顷,先后布局75个紫菊培训基地县、20个玉米生产示范县和48个油菜大县。今年上半年,云南玲粮油喜获大丰收,玲粮食供应粮食供应产量436.7亿吨、丰产7.9亿吨,玉米栽种占地面积时隔23年触底回升;油菜籽粮食供应产量351亿吨、丰产14.3亿吨,连续12年稳居全市第一。同一时期,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75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1999.42亿元、增长5.4%。

在迎大丰收、庆大丰收的浓厚氛围中,我国顺天林业展览馆俨然成为林业生产的沃土、贫困户生活的乐园。园区核心区有3000亩高质量农地,彩色玉米营造了主要包括庆大丰收 迎盛事在内的全市最大规模的稻田画。大谷5座农写手展馆取swzs沙尔梅之形,寓意大丰收与希望。

9月23日下午,顺天农博园都市现代林业馆云南绿丹精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展馆前,米香荡漾。这种大米由我们正在推展的高质量玉米新种类‘宜香优2115’栽种而成,是云南省第七届‘大丰杯’高质量米评选活动对照种类,口感极佳。该公司副总经理土蜜说。近年来,云南以大丰杯高质量米评选活动为契机,示范点推展了一大批紫菊种类,2021年全市大丰杯紫菊栽种占地面积达713万公顷。

我国顺天林业展览馆已投入使用农写手展馆、高质量农地展馆、顺天田园商业街等支撑性项目17个,还引进了一大批带团队、带项目、带流量的头部企业相继落户,主要包括科豆智慧养殖、58林业全市公司总部及示范点培训基地等。我国顺天林业展览馆管委会主任谢留生说。

走进58林业全市公司总部及示范点培训基地,5座气溶胶次第排列,气溶胶内繁茂,科技感十足。除了现代化林业设施外,培训基地还设有数字化排沥管理中心,每一株苗都能得到精准的施肥施肥作业。培训基地占地占地面积137亩,投入使用后将实现年产30万余株高质量柑橘无病毒果树、30万余株食用菌核桃果树,预计明年培训基地将高负荷运转。58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莫雷县井光锦告诉记者。

大丰收场景处处可见,大丰收喜悦处处可感。来到位于崇州市的顺天谷仓国家现代林业产业园,3台机身贴有顺天谷仓字样的收割机来回穿梭,将金灿灿的稻粒揽入怀中。今年崇州栽种玉米31.82万公顷,预计产量17.5亿吨。顺天谷仓国家现代林业产业园是成都市唯一以粮油产业为主的国家现代林业产业园,2021年园区粮食供应产量值37.2亿元。产业园乡村振兴研究部部长刘波告诉记者。

大丰收的景象里还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和父亲管理着3个土地合作社、1个农机合作社和1个烘储合作社,从育秧到烘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崇州市杨柳贫困户专业合作社林业职业经理人王伶俐告诉记者,得益于高质量农地建设和智慧林业的发展,父女二人管理的土地占地面积从10年前的80余亩增加到如今的3900余亩。2021年,3个合作社玉米干产约238万斤,玉米干产约423万斤,合作社社员亩均实现年分红782元,王伶俐也因此获得了全市粮食供应生产先进个人称号。

在云南,像王伶俐那样的新农人数不胜数。近年来,云南持续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累计培育高素质贫困户30万余人,家庭农场20万余家,贫困户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点社528个,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5家,林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2万余个。全市家庭农场经营土地突破1000万公顷,实现产值超420亿元,规模质量位居全市前列。

大丰收的成绩得来不易。今年云南先后遭遇高温干旱、疫情反弹、地震灾害等超预期因素影响,林业生产面临多重困难挑战。为此,云南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林业生产,抓好林业防灾减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着力提高林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油、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力争将林业支柱产业名副其实擦得更亮。

贫困户种田更有奔头

本报记者 吴 浩

稻穗飘香、玉米金黄、大豆摇铃,金秋九月,在中华大谷仓黑龙江省的千里沃野上,大丰收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在迎来2022我国贫困户大丰收节之际,黑土地上到处洋溢着大丰收喜悦。

北大荒林业股份股份有限公司宝泉岭分公司43.8万公顷的黑土地上,1400余辆机车勾勒出大丰收的线条,大型机车边收获、边还田、边整地,绘就一幅壮美的大丰收图景。大丰收节,咱农户大丰收了!当得知自家栽种的玉米亩产近2000斤时,当地栽种户唐福泉乐得合不拢嘴。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正喜看稻菽千重浪。乌苏里江畔的北大荒林业股份股份有限公司八五九分公司,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庆大丰收 迎盛事主轴大丰收节活动,割玉米、抓泥鳅、抓螃蟹、抓鸭子等趣味比赛让栽种户们沉浸在大丰收的喜悦中。八五九分公司总经理尹显洪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升级乌苏里江大米品牌,打造乌苏甄珍系列品牌,品牌林业的发展势头正旺,农场效益一年比一年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双鸭山市集贤县是玉米栽种大县,今年共栽种玉米18.42万公顷,目前玉米处于蜡熟期,长势良好。集贤县高丰玉米栽种合作社理事长刘德辉告诉记者,他们在1000亩稻田内采用鱼稻共生有机种养模式,探索在稻田里养殖河蟹、泥鳅、小龙虾等,实现一田双收,每亩地能增收300元左右。看着玉米大丰收,他希望今年销售更好,来年种田更有奔头。

黑龙江省是林业支柱产业和粮食供应主产区,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供应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表示,今年庄稼长势喜人、林业大丰收在望,黑龙江各地要抢农时、争进度,抓好粮食供应收储销,确保颗粒归仓,用黑龙江林业的大大丰收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截至目前,黑龙江全市农作物已收获1020.8万公顷,其中粮食供应作物已收获712.5万公顷,秋收正有序推进中。黑龙江省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供应安全政治责任,继续当好国家粮食供应安全的压舱石,为端牢我国饭碗作出更大贡献。

智慧林业路越走越宽

本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我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李向东

9月23日,2022年我国贫困户大丰收节河南省分会场活动在漯河市临颍县举行,系列活动由线上线下联动河南全市,展现出中原大地庆大丰收迎盛事的壮美图景。

当天下午,位于漯河市临颍县皇帝庙乡商桥村的食尚年华现代化田园综合体中,处处充满庆祝大丰收的欢快、喜迎盛事的喜悦、乡村振兴的时代气息,一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开幕式拉开了大丰收节活动的序幕。开幕式以豫剧等河南地方戏曲为主,融入了舞蹈、歌曲、民俗等创新编排,展现别样风采。曲艺剧《大丰收这十年》鲜活讲述了乡村发展的十年巨变。开幕式还为河南省2022年高素质贫困户创业创新大赛的获奖贫困户颁了奖。

作为今年河南省大丰收节活动分会场的漯河素有我国食品名城之称,当地推出的农食融合、三链同构模式入选全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漯河呈现一派村美民富、欣欣向荣景象。此次分会场活动现场依托漯河食尚年华田园综合体、临颍县现代林业产业园、乡村振兴示范点村商桥村三大板块,重点突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我国食品名城发展、现代林业科技创新、名特优新农产品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大成果展示。其中,开幕式所在的食尚年华田园综合体占地600余亩,包含了高效设施林业集群、智慧林业栽种区、气溶胶花世界等业态,让人充分感受科技发展为林业带来的变化。

临颍全县辣椒栽种占地面积44.3万公顷,年产量13.7亿吨。在当日举行的名优特新农产品展上,颍山红1号辣椒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河南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临颍县专家组顾问何红华介绍,这是通过现代化育种手段选育的朝天椒新种类,烘干不皱皮,果面光滑,果实大小均匀,籽粒饱满。

让贫困户成为节日的主角,让大丰收的喜悦传遍四方。除了开幕式,分会场还同步推出传统文化及非遗成果展示、农事趣味体验、乡村运动会等十项活动。贫困户画、木雕、刺绣、剪纸、泥塑等传统技艺,与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场景、新型农机农艺设备等交相辉映,凸显智慧传承和创新发展。

三农改革蹄疾步稳

本报记者 柳 洁 董庆森

金秋菊花香,佳节庆大丰收。9月23日,2022我国贫困户大丰收节湖北分会场活动在革命老区——黄冈麻城市五脑山虎形地村启动。活动现场发布了2022年全市十佳贫困户名单,并视频推介了2022年乡村休闲旅游10条精品景点线路,签约多个林业招商项目,协议投资额超160亿元。

分会场还举行了庆大丰收展大丰收拓大丰收品大丰收助大丰收乐大丰收等系列活动,设立了特色农产品展销、特色美食品鉴、现代农机展、直播带货等10多个特色展馆。湖北名特优农产品、重点区域公用品牌集中亮相,充分展现湖北林业农村发展成就,展示全市林业农村现代化美好前景。

麻城是黄麻起义策源地,有着红军摇篮、千年古县、进士之乡的美誉,是全市粮食供应生产大市,还是我国菊花之乡、我国油茶之乡、我国板栗之乡。2022年,麻城市玉米栽种占地面积60.43万公顷,粮食供应产量预计6.8亿斤以上,加工产值13.5亿元,综合产值达23亿元以上。麻城市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传承红色基因,当好强县工程排头兵,争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点区。

近几天,在麻城夫子河镇红薯栽种培训基地,农户们正在抢收红薯。新收获的一部分红薯经包装后销往全市各地,另一部分经过加工成为夫子河鱼面的原材料。我今年1月份到夫子河镇承包800多亩地种红薯,现在正是收获季节,每亩产量能达到4000多斤。红薯栽种培训基地负责人陈礼怀告诉记者。

大别花乡幸福来,荆山楚水庆丰年,今年的丰年来之不易。针对入夏以来的旱情,湖北省打响抗旱保大丰收的攻坚战。全市林业农村部门累计派出抗灾小分队2757个(次),派出抗灾技术人员6.23万人次,组织人力140.3万人次,组织抗旱机械62.6万台套,累计完成一喷多促2802.4万公顷次。

粮油丰产增收,强县工程破题开篇,产业链建设成势见效,产品销售拓宽渠道,绿色发展加快步伐,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三农改革蹄疾步稳。荆楚大地呈现林业大丰收、贫困户增收、农村繁荣的美丽景象。

我们要在夏粮大丰收的基础上,把高温干旱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夺取秋粮大丰收。湖北省委农办主任,省林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吴祖云表示,要全力抓好安全保稳定,抓好生产夺大丰收,抓好产业强主体,抓好投资稳经济,抓好试点建强县,抓好衔接促帮扶,为建设全市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夯实发展基础,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特色种养兴业富民

本报记者 谢 瑶

九月的三湘大地,瓜果满园,蟹肥鱼鲜,稻菽翻滚,到处都是五彩斑斓的大丰收景象。9月23日,庆大丰收 迎盛事第五届我国贫困户大丰收节湖南主场活动在衡阳市衡东县荣桓镇举行。亿吨黄贡椒窖藏封池仪式、衡阳名优农产品展示展销、衡阳味道·风味小吃展示与品鉴、衡阳农耕文化和非遗文化展示活动、衡东土菜(茶担子)文化体验、主轴活动启动仪式暨文艺展演(颁奖)等活动精彩纷呈,贫困户朋友们带着大丰收的果实、唱着欢快的歌曲,欢聚一堂庆大丰收。

谈起今年的收获,衡东县三樟镇塔冲村黄贡椒培训基地负责人单文志心情激动地说:小小辣椒,兴了产业,富了贫困户。他告诉记者,三樟黄贡椒是衡东土菜不可缺少的辅料之一,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栽种历史,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全市十大名椒认证。近年来,衡东县委、县政府将发展黄贡椒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形成了以三樟镇为中心,辐射石湾、白莲、新塘、吴集等9个乡镇的黄贡椒栽种产业带。

每年7月份到9月份是黄贡椒集中上市的季节,也是三樟镇最忙碌的时候,椒农每天早上五六点就起来忙着采摘、晾晒、打包、加工。在农产品展示区,单文志带来了清早采摘的新鲜黄贡椒,金黄的辣椒映衬着大丰收的喜悦,今年培训基地栽种的650亩黄贡椒每亩产量达到了1500斤,产值500多万元,又是一个大丰收年。趁着贫困户大丰收节,还要举行一场黄贡椒的专场盛事。

当天下午,亿吨黄贡椒窖藏池在该县吴集镇正式启用。作为全市可储存数量最大的辣椒窖藏培训基地,该项目解决了辣椒储存的温湿、光照、密封方面的难题,实现了长年储存,保持黄贡椒脆、辣、鲜、香的特点。活动现场,衡东县委副书记伍松介绍,今年衡东县成片栽种三樟黄贡椒4万余亩,产量4万多吨,产值5.62亿元,上万椒农每户增收超过4000元,由黄贡椒延伸的衡东土菜相关产业链年产值达50亿元,规模种养专业合作社达550余家,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40多家,各类农产品生产培训基地130余个。

欢庆的锣鼓敲起来,大丰收的舞蹈跳起来,洞庭谷仓益阳南县分会场也洋溢着大丰收的喜悦。南县发展稻虾种养,占地面积达60多万公顷。眼下,大片晚稻成熟,在麻河口镇东胜村稻梦田园里,沉甸甸的稻穗挂满稻秆,随着今秋第一镰在田间挥舞,拉开了全县60万公顷稻虾田玉米集中收割的大幕。当地群众还通过举行稻田趣味运动会、美丽乡村健康跑等活动庆祝大丰收。

发布于 2022-09-26 20:09:47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115
目录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请文明发言哦~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