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北京几天呢天气预报]梁冬对话宋英杰:用了几千年的24节气,现在还准吗?
?宋志成?
水利部气象预报服务项目副研究员
中国中央电视台《预报》主播
梁品:梁冬谈话宋志成 源自自在睡 00:00 27:26
点选下方△Gesse方可收看音视频
01
24冬至为甚么能一直发扬留下来?
我自小就跟著奶奶自学二十四冬至,文化大革命前夕我在贫困地区干了6年家务,因此那两天我对二十四冬至的新体验是十分深切的。
我晓得甚么这时候会有谷子,甚么这时候小麦熟了,甚么这时候蝴蝶在飞了,对大自然变动的体会是十分三维的。
而且那这时候我们还会背冬至流行歌曲,比如说冬至阴气转,河水沿江边,丁年蝎子叫,秋分官地干。这个这时候只真的这小东西很有趣,但是不晓得二十四冬至另一面多样的信念涵义。
只不过古这时候的一般百姓,是最倚重24冬至的,因为swzs怎样运转,离她们可能太远方了,而此刻物候学的变动却和生活密切相关。
她们重视资财赤贫、衣食住行抚育,因此我们会细致的把时间分割成不同的章节,每一章节中大自然是怎样的,物候学是怎样的,接着再跟耕作紧密结合起来,让自己能饱穿得暖。
因此二十四冬至为甚么能够一直发扬留下来呢,是因为它很鲜活、很直观,和我们的生活能够密切的对位,这样的话你才真的亲切。我真的一门学问最后一定要落实到实用上,才是它能发扬下去的最大推动力。
02
用了数千年的24冬至,那时还准吗?
我(梁)曾经听到一个传说,因为斗转星移,只不过地球的自转、公转的刻度早就变了,因此星座可能也不准了,比如说那时的处女座,可能在古巴比伦时期是狮子座。因此我们那时过的24冬至和古人讲的24冬至,只不过也是有错峰的。
从根本上来讲,我特别赞同《易经》上的两句话,一阴一阳之谓道和阴阳不测之谓神。甚么是道?道就是规律,24冬至要解读的只不过就是规律。
而阴阳不测之谓神,甚么是神?神就是变律,规律之外变动莫测的小东西,规律可以摸得准,变律经常琢磨不透。因此预报不准的这时候,我们就会经常安慰我们说天有不测风云,那时就是一个天有不测风云和天有可测风云并存的时代。
24冬至从本质上来讲,它要解决的是我们对于气候规律的把握,但经过了几十年的气候变动,那时我们所说的立秋,可能比以前的大暑还热。为甚么会这样?因为气候变了,基础的气温提高了。
明明那时已经是天文意义上的秋天,甚至是已经到了仲秋时节,但天气还炎热的像桑拿天一样,因此这种体感差异和纠结,就使得我们要重新思考,24冬至所代表的气候时间,是不是随着气候变动产生了伸缩和漂移?
03
24冬至是怎样伸缩与漂移的?
比如说说2月4号~2月19号是冬至,这15天的时间,名义上它还叫冬至,但是冬至的气候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可能冬至的前半段还是冬至,而后半段就变成河水的气候了。
我测算了一下,上海最近30年和最近10年的变动,以夏至冬至为例,假设以1951~1980年的气温状况作为基准,那么最近10年夏至的气候时间发生了甚么变动呢?
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某些地方塌陷了,某些地方膨胀了。
夏至虽然还是夏至,但在这15天里,前5天可能是芒种,中间5天是夏至,后面5天就变成了小暑,真正的夏至时间被极度压缩,而剩下的时间都分给了其他冬至。因此本来应该是45天过完的冬至,那时15天就完成了。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比如说小暑和大暑,我统计过全国最近30年的平均变动,发现小暑和大暑的天文时间从原本的31天,延长到了49天。也就是说名义上已经不是小暑和大暑了,但是实际上我们过的还是小暑、大暑。
这些数据都表明了,24冬至的气候时间已经发生了伸缩与漂移。
04
怎样的气候更容易出盛世?
如果把中国古代的气候分成4种类型的话,第一是暖湿型的,比如说汉朝、唐朝;第二是暖干型的,比如说北宋;第三是冷干型的,比如说明朝,大量的农民起义都在这个时期,尤其像崇祯皇帝所经历的1637~1643年,那是中国近1000年最干旱的时段,可以说是毁灭性的干旱,种甚么都种不进去,就更别说有收成了;第四是冷湿型,比如说清朝。
从这4种气候看,暖湿型气候相对来说更容易出盛世,因为这种气候容易有好的收成,并且北方的游牧民族也不会骚扰你,因为暖湿气候使得水草丰美,资财无忧,这是耕作社会的基本现象和逻辑。
对本朝来说,1949年之后,只不过也可以分割成不同的气候特点。举个例子,在东北有这么两组耕作谚语,在相对寒冷的70年代,叫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生产队长都是督促我们不要早早的种地,它的主题词是稳住。那时40年过去了,谚语就变成了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它的主题词是赶紧。
也就是说,在六七十年代,尤其是70年代还是比较寒冷的,而80年代后期,气候开始出现明显变暖的趋势。
比如说说1969年2月13号,中国观测到的最低气温出那时漠河,零下52.3℃,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寒冷的60年代末到70年代是一个怎样的状况。
而从80年代以后,就进入了暖湿型气候,但是也不敢说完全湿,像北方也有十分干燥的时段。以前我们经常说上海的雨季叫七下八上,就是7月下旬到8月上旬的降水量,占到了全年降水量的1/4左右。
但是最近这一年,相对比较集中的降水已经不太多见了。原来是阵地战,集中的下雨,那时已经变成游击战了。
因此也不能笼统的说我们进入了一个暖湿时代,暖是真的暖,这是共性,湿各地有所不同。
-全文完-
推荐阅读
-
?宝马新5系配置详解!这17款车型你最想入手哪一个?
-
黑龙江省290农场一天比一天热这钱真不好挣是用汗水换来的哎
{{if!data.isVip&&data.isActText}}{{elseif!data.isVip...
-
黑龙江干流堤防290农场段再次出现溃口
本报记者从吉林省水利厅水利厅司令部了解到,继16日再次出现宁远河后,27日7时,吉林河段堤防290农庄段悲剧重演宁远河。历经三个多...
-
黑龙江农险冰火两重天地方财力不足致补贴不一|农业保险|农险|财力
位于中俄林密吉林沿线的集贤县五原镇东方村今年遭遇洪水侵袭,许多农农作物受灾地区,农民周俊民种的200亩小麦几乎无人问津。幸好他参与...
-
黑龙江农垦290农场大雁繁育基地成为湿地生态养殖亮点
【编者按·中国军用养殖业网】日前,农牧一八〇农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不远处,1500万头毛发亮光、身形丰满的雁在大坑里无拘无束地玩耍,...
-
鲜为人知的“料罗湾海战”——晚明与荷兰的战争
事件起因国内背景明崇祯时期,受小冰河期影响。中国北方长年干旱、中原和东部数次特大地震、北方瘟疫流行。除江浙闽粤一带受灾影响后仍然恢...
-
魏县关于进一步调整疫情封控管控措施的通告
肥乡县禽流感防控工作工作组办公室关于更进一步修正禽流感封控管控举措的通告各阶层农村居民:为统筹推进禽流感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
-
高职高考2022年可报考院校及最低录取分数线
-
高尿酸常常没有症状尿酸高可致痛风肾病和结石
-
高一学生举报老师教师节强制收礼:教师节,你准备送礼吗
立刻就要到此日了,每月那个时期,小学生家长们都心里感到恐惧,特别是新升学的小孩小学生家长,不晓得要千万别给同学赠礼,也不晓得新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