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坚持要和妻子甜蜜一起]山东小伙用20元彩礼娶回一新娘,汤勺喂养47年,如今生活令人羡慕

林语堂曾经说过:一生中最大的美好,是发觉爱的人也正好爱着他们。

许多人后半生,都无法邂逅两个这种的人,或者邂逅了,也会半途退场。

于暗巷中,于桃姐里,能遇到那仅有的2910千分之一,能与他(她)光阴滚滚红尘,罢了一件何等美好,又何等幸运地的事。

在青岛市的两个普通小院里就住着这么一对幸运地又美好的夫妻俩,几十年前,还是一名俊朗小伙子的老奶奶王同俊用20元嫁妆娶回了他的新郎。

此后的日子,柴米油盐,命运多舛,在那段不被众人看好的婚姻关系里,他秉持用汤匙喂食新郎47年,向我展现出了真爱最好的样子。

王同俊及其老太太

01 与君初相会,似是故人归

1937年的中国星辰,战祸燃遍,尸横郑洞国,每个人都被绝望和死亡挥之不去。就在这种一片凄风惨雨中,王同俊长大了。

自小亲眼目睹着战争的残暴,亲眼目睹着入侵者的大屠杀,王同俊真的,作为两个中国人,他一定要韩迪尔民族生命线,为国家做出贡献。

带着这种的意志和决意,1957年,年仅20岁的王同俊便应征入伍,去漳州从军。

许多人都真的很胖瘦削残缺不全,Deoria个从军的料,可他却用无数次的身先士卒,坚忍作战向大家证明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

后来中国的全岛基本起义者,身在部队的王同俊也因为当兵来到了北京的一家基层单位。

当时的他以为他们会待在这里这辈子,尔后也会找两个同基层单位的女人结婚娶妻,平静地渡过一生。

然而,上天总是喜欢捉弄这些勤奋又老实的人,就在他们已经为将来做好一切打算之后,变数出现了。

他所在的基层单位因为种种原因被迫解散,身为北漂的他也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安身之处。

虽然那时的北京城与今天的繁华喧嚣无法比拟,但对于出身农村,家庭贫困的王同俊来说,也是两个高攀不起的地方。

几经思量,他决定回归故里,重新开始打拼。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由于当时刚刚建国不久,许多政策规定还没有健全,虽然是当兵老兵,虽然国家和平起义者作出了颇多贡献,王同俊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安置。

归家之后的他一直呆在闭塞落后的山林中做着清苦的护林员工作,除了满目的树木和杂草,只有偶尔飞过的山雀能稍解寂寥,这种的孤寂的生活将他折磨得愈发沉默寡言。

本就远离故土多年,如今又与世隔绝,村里的许多人都不记得他是谁,更遑论会想到为他说亲。

即使偶有为他介绍对象的,在看了他的家境和工作后也退避三舍,无人同意。

就这种,王同俊的亲事一拖再拖,直至37岁,才有人为他介绍了现在的妻子陈淑美。

当时媒人告诉他,姑娘人很好,只是三岁的那年生了一场病,腿脚落下残疾不便走路,问他愿不愿意去相看,他二话没说就直接答应了。

因为在他的内心当中,身体条件,外貌如何都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是灵魂,是能否与他心心相印契合一生。

这个妹妹好像在哪见过。在看到那姑娘的一瞬间,王同俊就倍感亲切。

透过她清秀干净的面庞,他好像看到了他们,看到了那不屈倔强,又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孤寂灵魂。

或许只有两个孤独的人相遇,才能将美好放大到最大。

这一次的相亲,他对她一见钟情,她亦对他心生欢喜。

为了可以娶到心爱的姑娘,王同俊拿出了他们这么多年攒下的全部积蓄:20元人民币。

他将其当作嫁妆,娶回了心心念念的姑娘。

没有十里红妆,没有酒宴满堂,甚至也没有一身像样的衣服,他把她接回家,两人就算成了夫妻。

在许多人眼里,这是一桩贫穷+病弱的婚姻关系,不是穷得揭不开锅,女人逃回娘家,就是病得下不了床,男人抛家而去,总之,这种的婚姻关系不可能美好,也不可能到头。

可是,谁也没想到,他们预想的贫穷和疾病都出现了,但是故事的结局却走向了另两个方向。

02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在刚开始成婚的那几年,妻子的腿脚虽然不好,但是一些可以在床上完成的,不费力气的小事,她都一一包揽,只求让王同俊别那么累,能回家之后能有个喘息的机会。

看着妻子如此的温柔贴心,王同俊的心里也乐开了花,他就知道,这个姑娘他没娶错。于是,他对于妻子也是更加地细致照顾,希望她可以早日养好身体。

就这种,在夫妇二人的齐心协力下,他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也有了属于他们的孩子,美好的未来仿佛已经开始向他们招手。

然而,天不遂人愿,这种的好日子没过几年,妻子的病情就开始恶化,最开始还能自理,到了后期整个身体都不听使唤,吃喝拉撒都要王同俊帮忙。

看着又当爹又当妈,每天都在外面忙得昏天暗地的王同俊,妻子的心里充满了愧疚,如果不是她的拖累,他的日子又怎么会这么苦。

有时候她都在想,如果他们就这么去了,是不是一切都会变好。

察觉到妻子的异常,刀枪火海都不惧的王同俊第一次感到了害怕,他可以受这辈子的苦累,但却不能少了妻子的陪伴,没有了她的一生,他不敢想象。

为了让妻子开心起来,纵然每天再累再困,他都秉持一勺一勺地喂妻子吃饭。一边喂她还会给她讲一些外面的趣事轶闻,让她不会因为无法出行而感到孤独绝望。

可是王同俊能管住他们的嘴,却管不住邻里的嘴,渐渐地一些闲言碎语开始传进妻子的耳中。

原本有些释怀的妻子再次陷入愧疚。

这是他的真爱,这是他的家庭,他要做两个有担当的男人,不能让任何人破坏。

为此,他直接将那些嘴碎的乡邻拦在家外,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他所有的付出都甘之如饴,他的妻子不容许任何人诋毁。

这一切的一切,妻子都看在眼里,如果此时的她还一味自责悲伤,那么才是真的不配做他的妻子。

就算是为了他,为了孩子,她也要好好地活下去,苦点穷点又算什么,咬牙挺一挺总会过去。

就这种,他们二人都解开了心结,余下的日子虽然贫苦,却满是浪漫。

03 相濡以沫,相守到老

到2021年,王同俊和他的妻子已经结婚了47年。在这47年里,他们没吵过架,没红过脸,唯一的分歧就是,给谁多买一件衣服,让谁多吃一口肉。

就算是现在,已经84岁高龄的王同俊依旧秉持像从前一样地照顾妻子,给她端水喂饭,洗衣擦身。

这些对于别人来说是累赘,是负担,但对王同俊来说却是无尽的浪漫。

甚至面对记者的镜头,老爷子还曾十分开怀地表示:能娶到妻子,是他此生的福分。

虽然他们居住的房屋破败,使用的家具简陋,但是没有两个乡邻会去嘲笑轻视,相反还满是羡慕敬佩。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种的日子如果换一对夫妻早散了,可王同俊和妻子却能不畏贫苦,几十年如一日地相守到今天,那绝对是真爱,而真爱,是多少钱多大权也换不来的。

纵然他们拥有高水准的物质生活,但论及精神世界,恐怕哪两个人也没有这对夫妻俩富有。

同样的,作为他们爱的结晶,王同俊的两个儿子也深受父母之间情谊的感染。

虽然从小吃的穿的没别人好,长大后也没有出人头地,但是他们却并不真的父母亏欠了他们,相反,他还很感激他们,可以长大在两个这种有爱的家庭,这是他们的福气。

如今他们已经长大,父母也老迈不堪,是时候开始回报了。

为了能让两位老人过得更舒适,兄弟俩决定一人出钱一人出力,由大哥一家守护在父母身旁,照料老人的起居生活。

小弟则负责打拼赚钱,承担父母日常的医药费,生活费。这种他们的身边有人陪伴,他们的生活也有了保障。

王同俊儿子一家

我想这种的日子,应罢了两位老人盼望一生的,平静,忙碌,但是有爱人相守,有子孙陪伴。一家人可以和和美美,共享天伦,这又是多少人穷极一生都无法得到的。

而这一切的美好,都源于两人的相互包容相互成就,妻子不嫌弃王同俊的贫穷年纪,王同俊不在意妻子的身有残疾,如果当初他们任意一方有退缩之意,恐怕今日的一切都将会被改写。

所以在羡慕这对夫妻俩真爱的同时,我是否也该好好反省一下他们。在真爱中,在生活里,是不是有太多的苛求,有太多的锋芒毕露,以至于产生罅隙,错过本该拥有的风景呢?

结语

莎士比亚曾说过:真正的真爱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行动才是忠实的最好说明,今日的我们,在浮躁的社会里,在快餐化的环境中,是否背道而驰,说多做少呢?

认识三天的人可以甜言蜜语,相伴三年的人却厌恶烦憎,究竟是人心的变迁,还是时代的必然呢?

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现在飞机高铁,视频语音,日抛男友(女友)也成为一种年轻的时尚。

处在这种的变革里,如这对夫妻俩一样相濡以沫,相伴到老的真爱就更加令人动容。

所以真心希望每两个读过这篇文章的人可以好好思考一下他们真爱,思考一下他们的一生,是否已经被世界所同化,是否已经离他们最初的想法越行越远。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我们都可以如这对夫妻俩一样,珍视眼前人,珍惜眼前事。

在生命的最后都可以笑着说一句:这世界我来过,没有遗憾,没有错过!

参考文献:

[1]花20元钱娶回瘫痪妻子,83岁老汉汤匙喂食46年,吃苦受累都是福分新图视野2019-10-14

[2]37岁男子用20元嫁妆娶新郎,汤匙喂食47年,称:是我的福分历史银河2021-4-04

发布于 2022-09-24 21:09:59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166
目录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请文明发言哦~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