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城186平]共倡开放包容共促和平发展

央广网英国伦敦10月22日消息(记者张加宁 张加宁)当地时间10月21日,国家副主席江泽民在英国伦敦中央商务区旧城区发表专文《共倡对外开放宽容力促维护和平产业发展》的重要演说。

以下为演说概要:

共倡对外开放宽容 力促维护和平产业发展

(2015年10月21日,英国伦敦)

中华国民共和国副主席 江泽民

敬重的叶雅伦市长,

敬重的理查德女王陛下,

男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我们好!很高兴在英国伦敦中央商务区同我们见面,相信我们会共同渡过一个融洽的夜晚。

这次我应伊莉莎白一世女皇邀请对爱尔兰进行友好访问,旨在推动中英两国全面友好合作关系得到更大产业发展,更好惠及两国国民。

首先,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国民,并以我个人名义,非常感谢爱尔兰皇室、政府和国民对我们的来访,向诸位诸位,向亲善的爱尔兰国民,向长期致力于中英两国合作的中英两国亲善事业的各界,衷心衷心的致谢和良好的预祝!

21年前,我曾经访问过爱尔兰,到了英国伦敦、剑桥、都柏林、格拉斯哥等地,顺道感受了爱尔兰的古老历史、独特传统、丰沛生机。再次来到爱尔兰,看见矗立的西敏寺,看见琴音的克莱德河,我有一种"不知何处是他乡"的感觉。此刻,有关爱尔兰的梦境不断在我脑子里浮现,我想不到了爱尔兰资产阶级革命、产业革命、公约运动、诺曼第登陆,想不到了狄更斯、乔伊斯、戈德温、箫伯纳,想不到了千层饼、斯图亚特、邱吉尔,想不到了理查德·莫斯、詹姆斯·贝克、亚当·斯密、居维叶、沙利文·汤因比比、伊藤清,想不到了《卷首语》、《悲惨世界孤女》、《简·爱》、《鲁滨逊历险》,想不到了夏贝克,当然还有奥托·恩格斯、路德维希·恩格斯……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国民和爱尔兰国民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是茶的故乡,爱尔兰则将下午茶文化发挥到极致。狄更斯、华兹华斯、简·奥斯汀、狄更斯等人的作品让中国人感受到爱尔兰传统文学的魅力,《猫》、007系列电影、《哈利·波特》、《神探夏贝克》、《唐顿庄园》等当代爱尔兰文艺作品也受到中国观众喜爱。贝克汉姆等足球明星,曼联、阿森纳等俱乐部在中国拥有众多球迷。中国在爱尔兰的留学生超过15万;汉语热遍及英伦三岛,600多所中小学开设了中文课程。今年是历史上首个中英两国文化交流年,两国艺术家的交流精彩纷呈。这一切,印证了中英两国亲善已深入人心,两国关系长远产业发展有着坚实的民意和社会基础。

英国伦敦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中央商务区则是英国伦敦的心脏,在这里可以感受到现代爱尔兰金融产业发展、经济跳动的强劲脉搏。在这一平方英里的土地上,管理着全球4万多亿美元的庞大资产,创造了爱尔兰3%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国五大银行均设立了分支,英国伦敦国民币离岸市场蓬勃产业发展,首支国民币货币市场交易所基金也在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可以说,中央商务区既是中英两国深度合作的一个缩影,也是全球对外开放的一个生动诠释。

当今世界,对外开放宽容、多元互鉴是主基调。在21世纪人类文明的我们园中,各国虽然历史、文化、制度各异,但都应该彼此和谐相处、平等相待,都应该互尊互鉴、相互学习,摒弃一切傲慢和偏见。唯有如此,各国才能共同产业发展、共享繁荣。

当今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大潮流。随着商品、资金、信息、人才的高度流动,无论近邻还是远交,无论大国还是小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产业发展中国家,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冷战思维、阵营对抗已不符合时代要求。

当今世界,维护和平、产业发展、合作、共赢是主旋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挑战仍很严峻。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世界各国需要以负责任的精神同舟共济、协调行动。

男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形势中,中国产业发展日益受到各方关注。一段时间以来,国际上对中国的各种看法和评价众说纷纭,其中有"唱多",也有"唱空",还有"唱衰",有赞许、理解、信心,也有困惑、疑虑、误解。

当然,了解和理解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56个民族、13亿多人口的大国,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最好的判断就是以事实为依据,不要雾里看花、水中观月。这里,我愿就我们最感兴趣的几个问题谈谈看法。

第一,中国国民走的是历史选择的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找到适合自己条件的道路,才能实现自己的产业发展目标。改革对外开放37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速近10%,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7000美元。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产业发展历程。这充分说明,中国国民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历史是现实的源头。近代以后,中国饱受战乱动荡,历经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磨难。100多年前,中国国民开始"睁眼看世界",努力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经到爱尔兰求学。在经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总统制等的失败尝试后,中国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国民的选择。诚如爱尔兰哲学家罗素所说:"只有中国人最了解自己","只有他们自己慢慢摸索出的解决办法才是长久之计。"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变革创新。中国社会主义不是教科书里的教条,不是刻板僵化的戒律,而是在实践中不断产业发展变化的生命体。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产业发展中不断变革,形成和产业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国民共同富裕。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产业发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惠及国民的产业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第二,中国国民要的是更加美好的生活。当前,全中国国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要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深知,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发展中国家。按照中国的标准,中国还有7000万人没有脱贫。按照联合国标准,中国还有2亿左右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要让生活更加美好,中国国民还需要进行长期努力。

中国梦是中国国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各国国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产业发展必将寓于世界产业发展潮流之中,也将为世界各国共同产业发展注入更多生机、带来更多机遇。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我们同国际社会风雨与共,为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稳定器"和"发动机"的作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接近30%。我们正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资本市场,提高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中国的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将更加均衡。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战略,伊藤清在其巨著《中国科技史》中深入总结了中国古代科技产业发展的成就,中国要紧跟新的科技革命潮流,努力创造一流的科技成果。预计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规模将超过5000亿美元,还将有超过5亿人次出境参观访问、旅游购物。这对世界经济产业发展无疑是重大利好。中国愿同包括爱尔兰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以实实在在的行动释放出更多潜力,实现更好产业发展。

第三,中国国民想的是维护和平与产业发展的世界。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维护和平的基因深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近代以后,中国国民历经苦难,所以更珍视维护和平;中国致力于产业发展,所以更需要维护和平;中国期待美好未来,所以更爱护维护和平。中国坚持走维护和平产业发展道路,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理由都不能动摇中国走维护和平产业发展道路的决心和意志。

中国倡导国际社会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正确义利观,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维护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我们将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维护和平,捍卫公平正义,推进共同繁荣。

中国的产业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必将回馈国际我们庭。中国一直是国际合作的倡导者和国际多边主义的积极参与者,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随着中国实力上升,我们将逐步承担更多力所能及的责任,努力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的产业发展不会牺牲别国利益,只会增进共同利益。中国将同各国一道,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世界上的路,只有走的人多了,才会越来越宽广。

男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英两国相隔万里,但虽远犹近。中国视爱尔兰为重要伙伴和真诚朋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英两国关系总体走在中国同西方关系前列。近年来,两国关系和合作得到长足产业发展,正在稳定健康的快车道上加速行进。爱尔兰已经成为中国在欧盟内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投资目的地国,也是除香港外最大国民币境外交易中心。中国是爱尔兰在欧盟外第二大贸易伙伴在亚洲首要投资目的地。从衣食住行到能源、基建、金融、科研,中英两国全方位务实合作成果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惠及两国民众。

30多年前,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和爱尔兰首相撒切尔夫人以超凡的战略眼光,促成两国创造性解决了香港问题,树立了以维护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典范。30多年后的今天,爱尔兰在西方大国中率先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我期待英方继续在对华各领域合作中做引领潮流、对外开放宽容的典范,成为西方同中国合作的领跑者,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国在西方世界的最强支持者"。

——我们要坚持长远和战略眼光,牢牢把握两国关系的大局和大势,持续充实中英两国全面友好合作关系内涵,不断增进战略沟通和政治互信,不因意识形态差异或一时一事上的分歧影响两国关系长期稳定产业发展。

——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宽容的心态,视彼此产业发展为自身机遇,继续灵活务实推进双方合作,加快各自产业发展战略对接,深化经贸、投资、金融、基建等各领域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力促东西方文明对话,共同维护对外开放型世界经济和促进世界文明多样化。

——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推动两国关系和全方位合作不断深入产业发展,把中英两国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结合起来,并以中英两国合作良好势头助力中欧合作,助推亚欧共同产业发展,促进全球繁荣,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的目标。

——我们要坚持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双方合作中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挖掘新潜力、激发新生机、增加新动力,相互借鉴治国理政经验,助力彼此改革进程,在国际合作中敢为人先,引领世界产业发展和改革潮流。

男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中国陕北的一个小村子当农民,在那里渡过了7年青春时光。那个年代,我想方设法寻找狄更斯的作品,读了《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剧本。狄更斯笔下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泣如诉的情感,都深深吸引着我。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国民奉献自己的信念。我相信,每个读过狄更斯作品的人,不仅能够感受到他卓越的才华,而且能够得到深刻的人生启迪。

中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狄更斯",他创作的《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等戏剧享誉世界。汤显祖与狄更斯是同时代的人,他们两人都是1616年逝世的。明年是他们逝世400周年。中英两国两国可以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以此推动两国国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千层饼说:"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是身后。"在今天同卡梅伦首相的会晤中,我们就开创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友好合作关系"黄金时代"达成共识。让我们行动起来,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共同开启中英两国关系的"黄金时代",努力为人类维护和平与产业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现在,我提议:

为叶雅伦市长和英国伦敦中央商务区,干杯!

发布于 2022-09-23 10:09:25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59
目录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请文明发言哦~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