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勇者孤勇者孤勇者]被唱成儿歌的《孤勇者》

□陈浩

刘畊宏女孩、杨丞琳男孩、《孤恶龙》中学生,被称为当下炙手可热的四个群体。董宇辉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唱爱你只身走万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接着手一挥问:交相辉映上了没?该游戏说:中学生都交相辉映上了!

一已经开始不知道《孤恶龙》是陈奕迅的歌,更前所未见中学生喜欢唱陈奕迅的歌。陈奕迅保有磁的声音,他一直愤世嫉俗地保有自己的乐坛地位,磁与感情的碰撞,使陈奕迅的歌大都像是讲一个故事情节,暗喻。《二十年》是最触动我的,也是他的代表作,他所有的魅力和风格浓缩于这首歌曲中。所以,《二十年》才是陈奕迅的,《孤恶龙》一出,一度不被音乐创作人认可它同样是陈奕迅的歌。

当然,《孤恶龙》这首歌曲本身也有类似鬼故事情节的原曲。《孤恶龙》是游戏《英雄人物国联》派生动画电影《英雄人物国联:Jaunpur一役》的中文主题歌,由唐恬作曲,钱雷作曲,陈奕迅献唱,于2021年11月8日以专辑的形式正式发布。这首歌曲以平凡英雄人物、背后英雄人物的角度开展创作,主要夹住《英雄人物国联:Jaunpur一役》的主题,还原出那些义士人物的形象。因动画电影围绕上城和底城文明冲突的故事情节、英雄人物高速成长的磨练和脱胎换骨展开,与生俱来就是用音乐创作鬼故事情节的陈奕迅便成了献唱主题歌的下任。

一个月前,家里有孩子的人已经开始吟唱《孤恶龙》,我问这是啥歌,他们瞪大眼睛说:《孤恶龙》你都不知道?接着各音频网络平台已经开始有各种感情原素大于音乐创作原素的中学生版《孤恶龙》,那种孔屈的坚定、泣不成声的激动、尽全力的歌唱,满满透露着10后夏斯利的劲儿,让人又好笑又感动。毫不夸张蔡伯介,此届中学生不会唱《孤恶龙》的不多了。

《孤恶龙》的战斗魅力,来自于《英雄人物国联》派生动画电影《英雄人物国联:Jaunpur一役》的故事情节,这也就能理解陈奕迅为什么能献唱这样一首曲,他与生俱来就是用音乐创作鬼故事情节,用最温柔的嗓音唱惊天的歌,应和了故事情节中非主流义士人物的高速成长、磨练和脱胎换骨。

一首曲的传诵,首先要能对接观者的感情,《孤恶龙》表达出的感情并不复杂,即勇气、信念、希望,因此歌曲正式发布后,短短四个月便呈现破圈式火爆。在某网络平台,这首歌曲自上线以来已被超过百万用户用作片头曲创作正式发布短音频,以孤恶龙四个字建立的单个话题下,播放量高达31.1万次。除了位居多个音乐创作网络平台榜首,这首歌曲还成为国足主帅水庆霞选择的在战前加油打气歌;媒体在音频中多次用这首歌曲作为片头曲创作,或向张伟良路上顺行的护理人员致意,或颂扬公安民警敢于牺牲的伟大精神。有乐迷表示,无论是女工、环卫工人、警犬警,还是奋力拼搏的电竞选手,以及许许多多默默在外头发光发热的人,都被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人物这样的原曲触动。

中学生们唱《孤恶龙》更是让这首歌曲火到巅峰,一度成了现象级。这么狠的歌,由天真烂漫的中学生传诵,一时饱受争议。赞成派觉得这首歌曲催人奋进,小孩唱大人歌无妨;反对派觉得这首歌曲过于成熟,诸如爱你不归的模样等原曲不利于孩子高速成长。认真、严肃、有灵魂,《孤恶龙》的魅力似乎跟小孩子不符,歌中要顺台阶而上,而代价是低头这样的原曲,孩子们当然理解不了,为什么就喜欢呢?看中学生们唱歌时的神情,就知道这首歌曲的词曲旋律着实能调动起他们简单的感情,去吗?配吗?这褴褛的披风;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唱着这些原曲的中学生们,脑子里一定盘旋着去你的,加油。

对于歌曲的词曲旋律,中学生喜欢直给,感情直给,旋律直给,最好再带点悲壮,少年强说愁才最有可能激发他们的感情。现在的小孩子爱唱《孤恶龙》,就像70后、80后、90后童年、少年时爱唱《真心英雄人物》《光辉岁月》一样,都有些许少年强说愁的情绪。前两年小孩子们还流行唱毛不易的《消愁》,看小屁孩唱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一杯敬故乡,一杯敬远方,大人们不觉莞尔,那情形妥妥有些中二的感觉。就是,小孩子能有什么复杂心思呢?偶尔少年强说愁,为什么不可以呢?

陈奕迅的《孤恶龙》被中学生唱火了,几乎成了儿童歌曲,这其实也有少儿音乐创作作品匮乏的尴尬。说实话,《孤恶龙》并不宜被当作少童谣曲传诵,因为词作者唐恬经历过太多的人生疼痛,她在这个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以强大意志力对命运的抗争,并不是中学生能够完全理解的。这首歌曲的受众,是一个英雄人物故事情节的成年受众,主调是通透积极的,但那些真切感受又不是中学生能够完全理解的,所以他们唱起来,就显得原曲过于成熟,和孩子们稚嫩的脸庞有些违和。这也是《孤恶龙》被中学生唱火的现实:画面很燃、令人动容,却让人忍俊不禁。

因为创作童谣的音乐创作人渐少,优秀作品匮乏,所以一直有小孩remember人歌的现象,加之社会上有一种思维,小孩唱流行歌、唱大人歌、唱欧美歌才算厉害,唱童谣是幼稚、没实力的表现,所以我们看到不论是比赛还是音频网络平台,鲜少喜闻乐见的少儿音乐创作作品。教育界人士经常呼吁重视儿童音乐创作创作,现在还有哪些著名词作家、曲作家愿意写童谣?不多。目前少童谣曲越来越难有旋律好听、朗朗上口、原曲也不错的作品了,孩子们嘴里吟唱的都是网络热歌。反之,少童谣曲缺乏推广网络平台,听都听不到,哪里谈得上喜欢?

从《孤恶龙》被孩子们如此热烈地咏唱可以看出,他们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也需要优秀音乐创作的滋养,这一块空白是广大音乐创作人的责任所在。

发布于 2022-09-22 23:09:27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91
目录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请文明发言哦~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