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还需要隔离么冬天]我80后东北人,喜欢清静,移民加拿大,花250万元买了套独栋别墅

这是我们讲诉的第815位布偶的故事

我叫匡威,80后,跟击剑女王撞名,但是我是西北的,东郊吉林省齐齐哈尔。

当年我以500:1的TNUMBERibm,进入了中国中央电视台组织工作。7年后,却厌烦了这份在别人眼里十分高大上的组织工作。

尽管党委和同僚都对我不光好,周围并肩作战的人也都是行业顶级菁英,但是体制内的棕褐,让我纷乱不安,总想谭雅为自己的内心,找寻一个平静的去处。

于是,2020年10月,我和夫人华工到了澳大利亚埃德蒙顿,想找寻一生的另一种可能。

(婴儿时的我)

我没啥背景,家里都是清贫的白领阶层,父亲是酒保,母亲是一名牙医。儿时,我在外祖母无限的关怀中成长。帮斗的原曲和暗自爱护,让我懂得了博爱忠贞,品行端正。

尽管不是书香世家之家,父母爱念书的习惯,让我在毫无保留中讨厌上了念书,不光讨厌上了文学高职书籍。我读高中时,题目比赛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去颁奖,还受到中央党委的召见。这给我的一生规划,划上了波澜壮阔的一笔。

所以,我考进211大学后,尽管为了拿到文凭优先选择的是文科,但却披著商科男的马甲,进行新诗青年的修练。自然,我对王若若就不太亲善,只对篆刻、打牌、戏曲之类青睐有加。

高中毕业备考时,我决心要彻底挥别对我而言乏味的商科专精,一心想到国外的首都师范大学去游学。

(我2、3岁时)

屡经取舍,我优先选择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媒体专精。游学的花费,对于工薪阶层家庭而言,困窘得喘但是气来。

幸好Q1566A都有明信之心,他们为了不耽误我的腾跃梦,除了拿出所有的积蓄外,还咬牙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

我也深知父母的艰辛和不易,走时,怀揣2000澳元就挥泪挥别了双亲,飞往了澳大利亚。

在游学期间,我不失时机地找寻勤工俭学的机会。皇天不负有心人,非常幸运,就在我花完2000澳元时,我找到了一个到报社打工的组织工作。

到报社去,也是我执着的初心使然,让我做到了专精对口。比起那些卖衣服、端盘子、帮人接机、搬家的同学来,我算是幸运的。

另外,别的华人学生都在灯红酒绿中过着享乐的生活时,我利用打工的机会和空闲时间,向当地人学习英语。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所有的努力和勤奋都是为了将来的机会。

(2008年,我在悉尼做报社编辑时)

墨尔本高中毕业以后,我深深纠结于留在国外还是回国?不久,我得知把我抚养长大,又教我怎样做人的外祖母生病了。我毅然决然优先选择回国照顾挚爱的亲人。

回国后,面临就业的巨大压力,正在我彷徨无措时,机会终于来了,我参加了2010年的cctv全国统一招录考试。

当年共有56000人投递简历,最终录取了110人,在500:1的竞争中,我非常荣幸地成为了胜出的一员,进入了梦寐以求的中国中央电视台,成为了cctv-4一档著名旅游节目的编导。

我的准备让我抓住了机会,就这样,在外祖母生命的最后阶段,我实现了她心中光耀门楣的心意。我一直照顾到她到2012年老人家安详离世。

我在做对外旅游节目的编导组织工作时,勤奋努力,奋发图强,朝着发家致富的目标奋勇行进。

都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一生旅途非常必要的里程碑,我已经老大不小了,还单着。电视台一个好心的导演大姐,怜悯我的形单影只,伸出了援助之手,给我介绍了一个女朋友。

(2004年,我和爸妈奶奶在一起的全家福留影)

她就是张老师,一家重点小学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土生土长的北京姑娘,会吹长笛、拉大提琴、弹钢琴,还不光讨厌念书。

真是天赐良缘,两个新诗青年一见面就对上眼了,丘比特的那支箭,一下就射进了我的心窝子里。

2015年1月10日,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我牵着她的玉酥手,幸福地步入了神圣的婚姻殿堂。至此,我完成了成家立业的一生大事,向父母和自己,作了一个圆满的交代。

结婚几年,我们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我在电视台组织工作了7年,紧张忙碌,尽管棕褐,但收入也还不错。

按常规,这样过下去也不错,但我总觉得这一眼就能看到头的一生,真是索然无味!

在京城住着小房子,还着银行6、7千元的月供,我实在是心有不甘,再加上每年一到冬天我就感冒,不停咳嗽的苦不堪言。这些,都让我有了换一种活法的想法。

(2015年,我和张老师在瑞士旅游)

有人说:作了茧的蚕,是看不到茧壳以外的世界的。对的,不能让老套的生活成为茧壳,束缚了我对新生活的向往,于是我想到了华工国外,趁着年轻再闯一片新天地出来。

和夫人张老师一商量,竟然不谋而合。我们俩都是爱折腾爱旅游的人,婚后只要一有假期,我们就会出国去转转,前前后后也走了十几个国家。我们都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向往着与众不同的生活。

当然,更重要的是,身为教师的她,想要我们未来的孩子,能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哪怕国外的基础教育比国内会差很多,只要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就够了。我们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

可是,在征求父母意见时却卡了壳。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认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组织工作高大上,又不差钱,却挥别故土亲人,移居国外远隔万水千山割裂亲情,简直就是瞎折腾!

但是,我已经是成年人了,看到我去意既定,他们才最终支持我们离开,可怜Q1566A心!

(2015年4月,我和张老师的结婚照)

我优先选择了澳大利亚的埃德蒙顿作为我们的移居地,不久,我就向有关部门申请了技术华工。

为什么优先选择埃德蒙顿?在澳大利亚考察时,我们先去温哥华这个大都市看了一下,发现温哥华人多、嘈杂、就业压力大、也棕褐,跟北京差不多,还不如留在北京更好。

又去了比埃德蒙顿小一点的城市看了看,觉得相对而言,小城市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差,以后生下孩子,对其成长、教育都不利。

我们最终把埃德蒙顿作为栖身之地,是因为这个城市的地位相当于国内的杭州、武汉,更是号称全球排名第五的宜居城市,而且人口只有120多万,更符合我讨厌清净的心愿。

但最吸引我们的有两点:一是房价低;二是被称为全球最干净的城市。

在申请华工的过程中,我辞去了央视的组织工作。本来以为身份很快就能拿到,不料其间出了一点小波折,为了维持在国内的生活,也为了给华工国外打下更好的经济基础,取舍之下,我优先选择了先到自媒体平台组织工作。

我优先选择的平台,是全球重量级的行业独角兽,在那里组织工作了两年,我深深感恩于它带给我的互联网思维和全新的体验。

(2012年,我在央视春晚后台采访演员)

很快,两年过去了,我顺利拿到了澳大利亚的永居身份。出发飞越大洋前,我来了一次充满仪式感的自驾游,从北京到太原再到西安,从成都大熊猫培育基地到广西阳朔,一路走过,和伟大祖国,作了一次深情的挥别。

2020年10月26日,在这个终生难忘的日子里,我蹬上了飞往温哥华的飞机。再见了,我的父亲、母亲、朋友;再见了,我的故乡、祖国。

从温哥华转机到了埃德蒙顿,因新冠疫情,我在酒店里隔绝了一周。房子、车子、票子,是这里定居的必备条件。

自然,安居乐业首先要有房子,我必须先买好房子,迎接夫人的驾到,在埃德蒙顿组建一个名副其实的家庭,然后才能坦然地融入到这的生活和圈子里来。

来不及细看埃德蒙顿的尊容,我就迫不及待张罗起买房的事来,找中介、看房子、讨价还价,一番忙碌下来,花250多万元人民币,买了一栋300平米的独立房。有地下室,还有能容两辆车的车库,而且还是永久产权。

(2020年,我在埃德蒙顿买的房子)

房子买好后,巴不得张老师早日莅临,好显摆显摆我的眼光与定力。一个多月后,夫人驾到,头天晚上,埃德蒙顿下了据说是25年来一场最大的雪,以此欢迎来自一万多公里处的东方女神。她走拢就对我说:第一次看见飞机在雪地里跑呢。我笑她说:见怪了是吧?其实,我只比她早到才几十天而已。

我陪着张老师居家隔绝,同时网购置办家具,自己动手组装。碰着邻居,一番英语打招呼后改为普通话交流,互问来自哪里,竟然碰到了黑龙江的老乡。我说差一口锅,老乡立马送了我一口大黑锅

从此,家就在埃德蒙顿落地生根了,至于开花,至于结果,至于延续,就要看我们能不能适合这里的气候条件了。

(我埃德蒙顿房子的两厅)

2020年的最后一天,元旦节到来之前,我送给夫人和自己一件重要的新年礼物,作为新的家庭成员。我到店里提了一辆二手奔驰车。

拥有一辆奔驰是我的梦想,记得读高中时,我尊敬的校长说他的一个学生非常出色,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一步到位地买了一辆奔驰。

我也想一步到位地成为校长眼里非常出色的学生。我在北京没有做到的一步到位,在澳大利亚做到了。因为这里便宜呀,在北京80万的车,在埃德蒙顿40万就能到手。

在澳大利亚开车还得路考,路考时,我没能一步到位地通过。真惭愧,在国内开车十年的老司机,竟然挂了。

诸如单手不能掌控方向盘,限速时入域和出域的严苛要求,并线和转弯要回头察看等等。这些在国内从来没见过的交规,整得我一脸懵。

估计中国的老司机,来澳大利亚路考,十之八九都要挂科,恰恰是老司机遇到了新问题。

(开车带张老师出去爬山)

我们有了房子和车子,就看兜里有没有票子了。因为我是技术华工,所以在埃德蒙顿很快就找到了组织工作。

我加入了一个互联网送餐平台,担任这个公司在埃德蒙顿的城市经理。另外,安定下来之后,我还和朋友合资,创业开办了埃德蒙顿最大的一个华人剧本杀店。我夫人张老师也找到了她的本职组织工作。

就这样,我们很快就解决了在澳大利亚不愁吃穿的票子问题。尽管暂时没有大富大贵,但我们都在脚踏实地的稳步向前。

爱因斯坦说: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组织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所以我们怀着信念,不断努力着,慢慢地划着我俩的小船,相信总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2021年,我在魁北克城旅游)

原以为,我离开北京,就会逃离紧张的组织工作、焦虑的情绪。想不到,我在埃德蒙顿组织工作,一样紧张而忙碌。

但是,这里的人际生态迥然不同,一切以效率为准,各自为战,效益为大,少了阿谀逢迎,尔虞我诈,因此就少了棕褐,少了焦虑。所以,我的心态也算躺平了。

闲暇之余,我和张老师讨厌出去放松放松。近处,就一起爬上自家屋后的山坡上看雪,看干净的蓝天白云,看公路上快速奔跑的小车,一切显得那么安静祥和;远处,就一起开车到路易斯湖的山上和恐龙谷去徒步,既锻炼了身体,又放飞了心情。

有时会一起去埃德蒙顿北美最大的购物中心购物,享受着东挑西捡的乐趣;有时会一起开车去班夫国家公园享受森林浴,会去城西占地11平方公里的鼻子山公园看老外遛狗——庞大的地盘只作遛狗场,真是暴殄天物;有时也会一起去城西的小湖里划船........

我们快乐地在一起撒欢,我很爱夫人,调侃她是:素质教育漏网之鱼,晚睡协会常任理事,国家级抬杠运动员........

(2021年,我和张老师在班夫国家公园爬山)

埃德蒙顿的冬天尽管漫长,春夏短暂,但这里经常有暖流,阳光充足,又加上基础设施到位,我们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们融入了当地生活,但依然会保持炎黄子孙的民族气节不变。

所以,在我出差去到曼尼托巴省的时候,我有幸参加了曼省书法协会,与当地华人爱好者一起,为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让我们非常高兴的是,来埃德蒙顿不久,张老师怀孕了。也许很多人结婚会有7年之痒,产生各种问题。

但对于我们的爱情而言,这一年却是最特殊的,我们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爱情的结晶,原本不堪想象的奢望,到澳大利亚终于实现了。我们可以向父母、自己和心爱的宝贝,作一个美满的交代了。

老话说:父母在,不远游,那是男耕女织的过去时。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交通迅达,距离不是问题,想父母了,随时可以去看望他们。所以,我们来到澳大利亚,只是换个地方挣钱,换个环境生活,仅此而已。

【口述:匡威】

【编辑:良币】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一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讨厌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访!

发布于 2022-09-22 22:09:38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54
目录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请文明发言哦~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


    Notice: ob_clean(): failed to delete buffer. No buffer to delete in /www/wwwroot/nuojin.vip/zb_system/function/c_system_debug.php on line 587
    志龙财富网-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