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

面对雷达网和雷达图,市气象天气预报局首席气象天气预报专家东高红(左)与气象天气预报专家李超进行分析交流。 廉夫照片 本报记者 伊健摄

天津千龙网讯:中国人有句谚语叫天有不测无间道,从中他们可以念出今人对于天气情况的朴实理解与知觉。从古至今,人们对星象与气候的质问从未停息,一直寻找着补齐它演变规律的那把锁匙。

如今,天上有无间道气象天气预报卫星,地上有导引系统,各种气象天气预报观测工具切入诡谲的无间道,纵横交错来自天空的数据汇集而来,再经过气象天气预报专家的预判、协调会议,系统化和及时性急速提高的天气预报为普通百姓提供更多着有力的参考。

天气预报为什么如此受到关注?大到一个国家,准确及时处理的天气预报预警系统为各地部署防震、抗旱、抢险救灾工作提供更多了求真务实的依据,它要充分利用气象天气预报防震抗旱第二道阵地的作用;小到他们个人,明天出门是否需要添衣、带伞,遇到突发性天气情况状况提早紧急市场风险,天气预报都能提早帮您探听清楚。

在北京市气象天气预报局、河西区气象天气预报局,记者见到了这些时时都在与天地谈话的气象天气预报人,他们全年365天每一天都在与诡谲的自然之力接力赛,只为提早瞄准向他们来袭的雨雹雷击、春寒酸雨,急速帕尔霍让您满意的答案。

1 晴晴热情况身后藏着一场大雨

今年7月2日半夜至7月3日上午,短短的十多个小时,北京市气象天气预报局及各乡镇气象天气预报局先后正式发布预警系统讯号31期,其中大雨预警系统讯号19期,短时预警系统讯号12期。3日傍晚5时54分,通州区气象天气预报局根据结冰期变化,及时处理正式发布了罕见的大雨红色预警系统讯号。

这一夜,北京市气象天气预报局正式发布了6期汛情年刊,仅和市规划和天然资源局电话协调会议就共约5次,对外紧急叫应14次,并且随时在向市各市县、市紧急局等单位情况通报最新天气情况特别报道和天气预报结论。

一场躲藏在晴晴热情况身后的大雨如约而来。

时间回到7月2日上午,北京市气象天气预报局的专家们正在展开协调会议。市气象天气预报局首席气象天气预报专家东高红给出专业分析:今夜我市上空受弱高压脊天气情况系统控制,按常理说应该是以晴晴热情况为主;但是他们应该关注到,夜间副热带高压将出现一个先北抬、后南落的波动,这种情况容易出现局地强对流天气情况。同时能量、水汽等条件较好,出现强对流天气情况的可能性较大……

当天下午,数据更新,东高红的眼睛始终盯着这条线。她经过细致分析预判,并和当班气象天气预报专家缜密协调会议后,再次确定这波强对流天气情况将影响津城;随后市气象天气预报局对外正式发布了《气象天气预报信息快报》,给出预计今天夜间至明天白天有雷阵雨,全市平均降雨量8毫米-15毫米,局地20毫米-40毫米的天气预报结论。

果不其然,就在2日的最后一小时,局地触发加强的强降雨如期而至。

负责监测预警系统工作的市气象天气预报局气象天气预报专家李超紧盯着屏幕,手中的鼠标急速地推动雷达网和雷达图放大、缩小,仔细对比着每一帧变化。

对于李超来说,坐上监测预警系统工作台,一个班就是24小时。这24小时里他要全神贯注地盯着雷达网上的每一片云彩,及时处理发现它的走向、变化。特别是每年4月15日至10月15日期间,是全市年降雨时间和雨量最为集中的半年,再赶上七下八上主汛期,那种紧张感令人难以想象。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到了半夜,这座城市里的大多数市民已经安睡了,或许睡前还会轻声抱怨一句:说好的大雨、大雨呢?而此时,提防大雨到来的还有奋战在一线的防汛工作人员。

此刻,市气象天气预报局的协调会议室灯火通明,除了轻声交谈外,只听得到鼠标频繁的点击声,值班人员聚精会神,他们观察着大屏幕上雷达网的细微变化,收集着各项数据信息。东高红紧盯着雷达网和雷达图,自言自语道:天津的西侧和南侧一直有降水回波存在,能量条件又这么好,很有可能触发新的降水回波。她习惯性地抬头看看大屏幕上的时钟,时间刚好是3日凌晨1时。

接下来的津城上空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2 那一夜津城上空发生了什么?

凌晨2时后,位于西侧的回波急速向东北方向移动,即将影响武清区,马上让武清区做好服务,提醒他们及时处理正式发布短时预警系统讯号。东高红把李超叫到身旁。

2时30分,武清区正式发布了当天夜间的第一份预警系统讯号——短时蓝色预警系统讯号。

眼看着降雨回波迅速在北部地区发展加强,3时40分,宝坻区正式发布短时蓝色预警系统讯号;18分钟后,蓟州区也正式发布了此轮降雨的预警系统讯号。

几乎同一时刻,天津中南部局部地区出现了新生回波。开始看就是个米粒大小,随后迅速发展加强,一时间,中南部多个地方都出现了新生发展的降水回波。东高红和李超根据回波发展情况,指导即将受影响地区的气象天气预报局及时处理正式发布预警系统。

此时,协调会议室的电话响个不停,要及时处理向市各市县、市紧急局等单位情况通报最新天气情况特别报道和天气预报结论,要指导各乡镇气象天气预报部门做好服务,要以最快的速度编辑汛情快报,要和相关单位线上协调会议……走廊里交织着嘈杂的脚步声,这里除了紧张和忙碌,已别无其他。

50dBz以上强回波移到通州区就不动了,如果这样,津南将出现强降水天气情况。5时15分,李超及时处理发现了雷达回波上的变化,此时东高红也紧盯着这里的情况。预判后,她斩钉截铁地对李超说:告诉津南立马正式发布大雨预警系统讯号。

这块回波带哪怕动一动,都不会让通州区承受这么大的压力。东高红望着雷达图,既着急又担忧,眼看着它减弱东移了,但后侧新的又生成了,还是在这个地方,还是继续停留。

傍晚5时至6时,短短的一个小时内,通州区连发5期预警系统讯号,颜色也从最初的蓝色升级到最高级别的红色。紧接着,市气象天气预报局先后正式发布短时和大雨预警系统讯号,随后的一个小时,各乡镇也先后正式发布短时和大雨预警系统讯号,西青区、河西区、滨海新区气象天气预报局及时处理将大雨预警系统讯号升级为橙色。此次通州区农业园区降雨达到171.7毫米,是今年以来全市最大降水量,最大小时雨强达到96.3毫米/小时,也出现在通州区。

在不会出现降雨的天气情况系统下,竟然降下了大大雨,气象天气预报气象天气预报专家不眠不休,在提早天气预报本市将有雷阵雨、局地中到大雨的情况下,依据临近天气情况演变,随时订正、及时处理正式发布短时、大雨预警系统讯号,为防汛工作提供更多支撑,将强降水带来的影响和灾情隐患降到最低。今天回味起来,东高红依然觉得每一次天气情况过程都是挑战,需要总结的地方还有很多。

3 能快一秒就快一秒

7月3日凌晨的这场降雨也影响到紧邻通州区的河西区无瑕街道,该街道小时雨强接近60毫米/小时,区防汛部门根据气象天气预报预警系统,第一时间将受影响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区域。可这一轮强降雨刚刚结束,新一轮便接踵而至。

7月5日半夜到6日白天,河西区降下了今年入汛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降水。又是半夜出现强降雨,又是赶在人们熟睡期间到来。河西区气象天气预报局副台长李明聪说:其实他们很担心夜间降雨。如果是白天,人们提早有思想和行动准备;但这场大雨偏偏赶在夜里来,很多市民是被电闪雷鸣惊醒的。

这种情形下,唯有严阵以待!就以‘7·5’降雨为例,4日他们已经向区防汛指挥部及时处理发送了《重要气象天气预报信息专报》,其中提及当天最大雨强将达到30毫米/小时到60毫米/小时。随着降雨临近,天气预报信息也会更频繁,更具体,为决策部门有力有序应对强降雨提供更多数据支撑。李明聪介绍说,而对于防汛指挥部的同志来说,他们更为关注这场雨几点钟开始下,下在哪儿,已经下了多少,还要持续多久等更加精确的数据。

6日零时刚过,短时强降雨实时报警系统突然闪了!这一闪,让李明聪的心里顿时揪了起来,她最为担心的就是短时强降雨,最为关注的数据便是最大雨强。

如果这些雨均匀分布开,并不会带来太严重的影响,怕就怕这些雨在短时间内集中下在某一小片地区。李明聪说,而当天半夜东丽湖街道就降下了105.8毫米的大大雨,华新街道最大小时雨强达到47.2毫米/小时,5分钟降水量就猛涨了10毫米,雨势之猛可想而知。

李明聪一边紧盯着屏幕上急速更新的降雨数据,一边把电话夹在脖子和肩膀之间,每隔5分钟,她就要把一组最新的数据推送到区防汛指挥部,并且随时接听紧急部门的来电询问。

降雨还是比较集中在咱区的中北部,东丽湖街和华新街得重点关注,目前看雨量不小。

目前看,雨势有减弱的趋势,但不排除接下来还有更大的雨。

……

两个小时,李明聪和同事们似乎忘记了时间,他们急速向外正式发布着气象天气预报信息,却没来得及喝一口水。这就是一份看天吃饭的工作,自己的神经要时刻跟随着过程的节奏。2016年,李明聪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毕业至今,她最大的收获恐怕就是具备了随时备战的能力。

备战能力是什么?遇事不慌要稳,天气预报信息要准,及时处理正式发布要快,尽最大可能为一线防汛工作提供更多最有用的信息。

4时26分,这一轮降雨已经临近结束,虽然雨还没停,但不会再构成威胁,她果断下达了解除预警系统讯号的指令。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根据天气预报结论及时处理调整响应级别,避免响应不足或者响应过度,让防汛指挥部的决策者心里有底。李明聪说。预警系统讯号虽然解除了,但过程并没有解除,云层中随时还会冒个泡,但这一切尽在掌握中。

每一场战役过后,气象天气预报人都会及时处理复盘,这已经成为行业规范。李明聪在盘点这场降雨后说:为什么他们如此紧张?其实河西区前段时间已有多场降雨,土壤水分接近饱和,渗水速度明显降低,老旧小区受到淹泡和大风的共同影响,极易产生危险。好在他们提早进行了天气预报,河西区万新街、军粮城街、华明街等街道也在降雨前对自建房和老旧小区及时处理检查加固,大雨过后未发生险情。

4 天气预报不准?殊不知这背后竟这么难

天气预报有雨没有下,天气预报晴天却下雨了,这恐怕是气象天气预报人难以释怀的事情。没有哪个行业像他们一样,工作成果会被立即验证,每个人都是裁判。它就像一场短跑比赛,赢了就是赢了,输了就是输了,对了就是对了,错了就是错了,明明白白。而老天爷还总有许多捉摸不透的心思,时常还会和气象天气预报人耍心眼。

在河西区气象天气预报局附近的早点摊,煎饼大妈已经习惯了向杨妍辰询丁冬气情况。在大妈看来,从区气象天气预报局台长这里获得的消息一定是一手的、准确的。那天大妈一边摊着煎饼,一边对她说:杨台长,您昨天不是告诉我今天有大雨吗?我犹豫了半天,差点没出摊。您下次能告诉我几点下吗?听到大妈的些许抱怨,她笑笑说:好,他们努力做到。

当天气预报准确时,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不会有太多的感触。杨妍辰说,比如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市民带着雨伞出门。此时雨来了,那这场雨来得恰到好处,像是一切尽在预料之中;但如果没有来,老百姓的第一声‘问责’一定指向气象天气预报局。殊不知,这一刻你在河西区只见到几个雨点,而临近区正在下大雨。

再比如,每一次气象天气预报局正式发布大雨预警系统讯号后,总会引来一些质疑声。遇到强降雨的人会觉得预警系统级别太低,而雨区之外的人又会觉得预警系统虚张声势,面对这些质疑,气象天气预报观测员、气象天气预报专家只能通过不懈的努力,尽量将降雨落区和雨强报得更具体、更准;可现实是气象天气预报天气预报仍是发展中的科学,天气预报只能无限接近特别报道,却永远无法代替特别报道。

北京市气象天气预报局首席气象天气预报专家东高红说:曾有人问过我,你们天气预报工作的难点在哪里?细细想,每一次天气预报都是一个纠结的过程,毕竟他们是在跟老天爷‘谈话’,而它的‘脾气’往往捉摸不透。气象天气预报专家要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提取关键的有效信息,要在各种不确定性里面,敏锐地把握确定性的东西。如何将这些资料信息转化成对天气预报有用的信息,然后再做出准确的天气预报,是更具挑战性的一步。特别是对于中小尺度的突发性天气情况,天气预报难度难以想象。

东高红解释说:对流型降雨向来天气预报难度大,相比于大范围的锋面降水来说,中小尺度系统更难把握,降雨极易受到地形、热力条件等多种影响,而现有的观测手段有限,想定点、定量地给出天气预报非常困难。从世界范围来看,大雨天气预报都是一个大难题。因此,气象天气预报专家只能在数值天气预报和特别报道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经验做出判断,并加以订正,报出存在对流可能的区域。

目前,天津地区天气预报的水平急速提升,天气预报质量在全国也名列前茅,晴雨天气预报准确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2021年大雨天气预报准确率排名全国第一,今年到目前为止,大雨天气预报准确率在全国也是排名靠前。

日前,市政府召开全市气象天气预报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气象天气预报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天津气象天气预报事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全面提升气象天气预报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东高红说:尽管天气预报无法达到百分之百准确,但他们每一位气象天气预报专家都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精准天气预报天气情况永远是他们努力的目标。

新闻链接——

对天津地区危害性较大的气象天气预报灾害有哪些

北京市气候中心工程师 陈跃浩

对我市影响较大的气象天气预报灾害主要包括大雨、高温、干旱、冰雹、大风、暴雪、雷击以及雾和霾,这些灾害性天气情况均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当这些灾害性天气情况发生时,公众应尽量减少户外集体活动及个人出行计划,及时处理关注气象天气预报部门官方渠道正式发布的天气预报预警系统信息。

此外,公众还要增强防震意识,了解和掌握气象天气预报防震抗旱科普知识,比如雷击发生时,尽量不要接打电话,及时处理躲避到安全建筑物内;大雨发生时,行人远离深水区,不要被雨具遮挡视线及影响听力,驾车时也要尽量避开积水路段或地道、涵洞,同时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低速行驶。(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发布于 2022-09-16 12:09:45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11
目录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请文明发言哦~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