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就业人口如何计算]如何从纷繁的就业统计指标理解真实的就业情况
正式发布时间:2019年7月25日
全文:
从劳力供应端上看,求职者数目、农民工数目、劳动者参与度均有所上升,因而劳工消费市场阻力缓解的一大原因在于劳力供应端的收缩。现阶段我省的中国经济内部结构整体呈粮食部门——ADP部门的相互依赖内部结构,部分雇主人口数可以转而流向粮食部门,这导致了就业率对劳工消费市场变动的捕捉能力上升,因而就业率与中国经济增长、通胀率水准间关联性较弱。但Villamblard放大率同比不定和非工业PMI从业人员者对通胀率与基准利率有很大指示作用。6月村落展开调查就业率仍较稳定,但6月非工业PMI从业人员者指数位于历史低位,说明在周期性的角度中国经济和通胀率应该是偏强的,基准利率方向是向上的,我们认为近期10年期国债利率将在3.0%~3.4%的区间震荡,向上突破的反之亦然机会可以观察劳工消费市场温和走强、外部基准利率环境维持宽松、基准利率市朝等实质性利好。
节录
2019年以来,稳劳工消费市场逐渐成为经济政策的主要突破点:2月22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表示需落实好劳工消费市场优先选择经济政策;3月15日,总理表示财政和货币经济政策在很大某种程度上都围绕着劳工消费市场来展开;5月,国务院成立劳工消费市场工作组以更好的实施劳工消费市场优先选择经济政策。高层的频频开炮引起消费市场对劳工消费市场的广泛关注,但消费市场上与劳工消费市场相关的分项非常多,投资者往往难以精确把握劳工消费市场现状。那么,哪些劳工消费市场标较为有效率?又该怎样来分析现阶段的劳工消费市场阻力呢?
纷繁复杂的劳工消费市场统计统计数据分项
我省有关劳工消费市场情况的分项非常多,常见分项主要包括村落注册登记就业率、村落展开调查就业率、Villamblard放大率、劳动者参与度、追加劳工消费市场数目等。具体内容上看个中区别:
村落注册登记就业率为人令居被动统计统计数据的合乎很大前提且自愿前往注册登记的雇主者。从统计统计数据方式上看,村落注册登记就业率=村落注册登记的雇主数目/(村落注册登记的雇主数目+村落从业人员数目)*100%,但一些合乎雇主前提、渴望组织工作的人,可能因为注册相关手续繁杂、不具备资格、雇主救助有限等资金不足未积极主动注册登记而未纳入雇主统计统计数据,因而村落注册登记就业率在很大某种程度上低估了真实世界的雇主水准。村落展开调查就业率在很大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注册登记就业率的不足,具体内容上看,展开调查利率为统计统计数据局积极主动展开全国城乡区域月度家庭户籍和集体户籍劳力展开调查,覆盖中国所有市和1800个县,其统计统计数据方式为:村落展开调查就业率=样本展开调查的雇主数目/(样本展开调查的雇主数目+样本展开调查的劳工消费市场数目)*100%,统计数据更切合实际,正式发布频率更高,切不要求展开雇主注册登记,因而更能及时、准确地充分反映就业率水准,同时其个数圣吉龙县标准使用的劳力人口数,更具有国家间的局限性。
劳动者参与度来源于人口数普查1‰样本统计数据,充分反映了中国经济活动人口数(主要包括劳工消费市场者和雇主者)占劳动者年龄(16十八岁至人社部)人口数的比率,计算结果为:劳力参与度=(有组织工作数目+目前正在找组织工作数目)/(16岁-64岁人口数)*100%。Villamblard放大率充分反映了劳力消费市场在一个统计统计数据周期性内有效率消费市场需求数目与有效率求职者数目之比,计算结果为:Villamblard放大率=有效率消费市场需求数目/有效率求职者数目,Villamblard放大率可以反应一个统计统计数据周期性内劳力消费市场的供求状况,大于1说明职位供过于求,反之说明职位供不应求,但Villamblard放大率也存在误差,企业很可能在尚未正式申报岗位消费市场需求情况下就找到并确定了合适的职位候选人,导致企业实际求职者有效率性上升。
村落追加劳工消费市场数目是充分反映劳工消费市场组织工作状况和落实国家劳动者劳工消费市场经济政策的重要分项,计算结果为:追加劳工消费市场数目=报告期内累计新劳工消费市场人员数-自然减员数目,反应的是劳工消费市场岗位的追加水准,但该分项的扣减项中只考虑自然减员数目(即为退休、伤亡等非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企业减员),而并没有考虑到其余因素造成的雇主情况(如内部结构性、摩擦性雇主),因而该分项较难反应雇主情况变动的影响。此外追加劳工消费市场数目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可能和劳工消费市场经济政策落实进度有关),在用于观察整体劳力消费市场情况与中国经济表现的有效率性时存在局限。
那么,用哪个分项来观察劳工消费市场情况更合适呢?
不畏浮云遮望眼:看总量也看供需
从就业率统计统计数据分项看,自2010年开始,村落注册登记就业率不断下行,截至2019年1季度,村落注册登记就业率为3.67%,为分项创立以来的最低值;对于村落展开调查就业率来说,自2018年1月该分项创立至今,展开调查就业率基本维持在5%左右的水准窄幅波动,2019年6月村落展开调查就业率为5.1%,较上月小幅回升0.1%,整体看仍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直观上看,展开调查就业率、注册登记就业率充分反映出现阶段劳工消费市场阻力较为可控。
从就业率的统计统计数据方式上看,就业率=雇主人员/中国经济活动人口数*100%,个数项中国经济活动人口数=雇主人员+劳工消费市场人员,但这里指的是中国经济学含义上仍在积极寻找组织工作机会的劳力人口数。考虑以下情形:若中国经济下行导致越来越多的雇主人群逐渐退出劳力消费市场,个数端上升,反而会出现劳工消费市场率(劳工消费市场人员/中国经济活动人口数*100%)上升、就业率上升的情形,这也可能在很大某种程度上导致单一的就业率/劳工消费市场率分项并不能完整得充分反映真实世界的劳工消费市场现状,因而,一个更严谨、微观的思路是从供需两端综合分析现阶段的劳工消费市场现状。
综合几项分项上看,我们认为劳工消费市场阻力缓解的一大原因在于劳力供应端的收缩。从Villamblard放大率看, 2017年6月至今,Villamblard放大率持续上行,截至2018年12月,Villamblard放大率已升至1.27,为该分项创立以来的最高值,直观上看似乎充分反映出现阶段企业对劳力的消费市场需求较为旺盛,但将分子和个数拆开看,消费市场需求数目与求职者数目均在收缩,且求职者数目降速要高于消费市场需求数目降速,因而Villamblard放大率上升实际上是劳力供需齐弱下的衰退式升高。作为一个例证,农民工数目增速和劳力参与度的下滑也从侧面充分反映出现阶段消费市场的劳力供应端有所走强。自2010年开始,农民工数目同比增速有所放缓,截至2018年末,农民工数目约为2.88亿人,同比增速为0.64%,较2017年的同比增速1.71%明显回落,而劳动者参与度的持续上升也充分反映出后续劳力供应端仍处于收缩进程。
与国际相比,我省的劳力(特别是女性劳力)参与度相对较高,客观上也面临更高的就业率水准,往后看总体劳动者参与度的上升可能导致就业率被动降低。如果简单观察美国(3.7%)、日本(2.4%)、中国(5.1%)可类比的就业率统计数据,也容易得出中国未来的就业率将上升的结论,但我们认为并不必然是这样,原因是各国劳动者参与度水准不同。对比不同国家的劳动者参与度,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省的劳动者参与度为68.7%,高于美国(62.0%)、英国(62.3%)、日本(60.7%)、韩国(63.0%)等发达国家,同时也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值,说明我省劳动者参与度绝对水准偏高。分性别看,我省男性劳动者参与度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准较为接近,但女性劳动者参与度明显高于中、高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准,我省较高的女性劳动者参与度为劳工消费市场消费市场做出了贡献。往后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随着一国的劳动者参与度的上升,就业率水准也有很大下行趋势,这是因为劳动者供应端的收缩可以对冲部分表面上的雇主阻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环境有所改善。
微观视角劳工消费市场面面观
产业内部结构升级与劳工消费市场内部结构升级齐头并进,现阶段劳工消费市场阻力主要体现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从产业内部结构上看,随着我省产业内部结构的升级转型,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不断升高,同时我省的劳工消费市场内部结构也在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自2012年开始,第一、第二产业劳工消费市场数目开始回落,截至2018年底,第一产业劳工消费市场数目由2012年的2.58亿降至2.03亿,第二产业劳工消费市场数目由2012年的2.32亿降至2.14亿,而第三产业劳工消费市场数目持续走高,由 2012年的2.77亿升至3.59亿。
对于具体内容行业而言,第一产业中的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建筑业、采矿业等行业均出现了很大某种程度的劳工消费市场阻力,金融、IT等行业稳步吸纳劳工消费市场。我们从各行业劳工消费市场人员总数来分析现阶段各行业的劳工消费市场现状,从2017年的统计数据上看,工业吸纳的劳工消费市场人员数量最多,其次为建筑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但自2015年开始,工业、建筑业、采矿业、电力煤气水利生产业的从业人员者数量均有所减少;与之相对,金融业、计算机软件业、租赁服务业等行业的劳工消费市场情况持续改善,从业人员者数量持续升高。
现阶段村落劳工消费市场主要靠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带动,国有企业、外商投资单位有很大的劳工消费市场阻力。从劳工消费市场人员总量变动看,2013年至今,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劳工消费市场人员数量持续上升,是带动劳工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但国有企业、外商投资单位的从业人员者持续减少。从占比看,2012年,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劳工消费市场人员分别占全部村落劳工消费市场人员的26.9%和20.1%,至2017年,两者占全部村落劳工消费市场人员的比例已达到33.3%和23.4%,而国有企业占比则从2012年的24.4%降至2017年的15.2%。
菲利普斯曲线还有效率吗?
我们在此前的报告《债市启明系列20181012—劳工消费市场统计数据对债券消费市场的指示意义怎样解读》中表示,对于美国来说,美国就业率和CPI、10年期国债利率走势明显负相关,因而长期经验上菲利普斯曲线并未失灵,就业率/劳工消费市场水准也因而可以作为观察、预判美国中国经济增长和通胀率的辅助分项。但对中国来说,中国的村落注册登记就业率和展开调查就业率与通胀率的关联性并不明显,为何?
我省中国经济内部结构的相互依赖特征导致就业率对劳工消费市场变动的捕捉能力上升,因而与中国经济增长、通胀率水准间关联性较弱。1954年刘易斯提出了相互依赖中国经济理论,即劳力可以在传统部门(粮食部门)和现代部门(如工业、服务业等ADP部门)间流动。美国作为世界上工业化某种程度较高的国家,其一元中国经济内部结构的特征较为明显,大多数劳力只能在ADP部门内流动,但对于我省来说,目前我省的中国经济内部结构仍呈现出农业与ADP并存的相互依赖特征,这可能引发如下一种现象:当中国经济发展放缓、企业利润下滑时,对劳力的消费市场需求上升,剩余劳力会重新回到粮食部门,而由于现阶段我省就业率的统计统计数据口径中同时包含了农业与ADP的劳工消费市场人员,这种隐性雇主并不会完全的体现在就业率中,因而就业率与中国经济周期性、通胀率水准间的关联性并不明显。
但Villamblard放大率同比不定和非工业PMI从业人员者对通胀率与基准利率有很大指示作用。考虑到村落就业率与注册登记就业率的上述缺陷,我们试图从Villamblard放大率同比不定、非工业PMI从业人员者(非工业是转型方向,具有风向标意义)入手分析劳工消费市场与通胀率、债市的关系。我们发现Villamblard放大率同比不定、非工业PMI从业人员者均与债券利率和通胀率具备较明显的关联性,Villamblard放大率拟合度更高(但该统计数据为季度统计数据),非工业PMI劳工消费市场指数的拟合度相对较弱(但统计数据为月频)。总体上看,若使用Villamblard放大率同比不定、非工业PMI从业人员者作为劳工消费市场/雇主情况的观察点,菲利普斯曲线仍然有效率。
目前上看,工业与建筑业仍是带动劳工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我们此前多次表示,房地产业目前面临融资端收紧、销售端透支的双重阻力,而工业也将面临工业通缩风险、外贸环境不确定性、产能去化等诸道坎,后续工业与建筑业的双驱劳工消费市场仍有阻力。但根据前文分析,由于现阶段我省的相互依赖中国经济内部结构和劳力供应收缩的贡献,就业率本身的上升幅度可能较为有限,而Villamblard放大率不定和非工业PMI从业人员者可能对中国经济增长、通胀率、基准利率更具指示意义。就当下而言,6月村落展开调查就业率仍较稳定,但6月非工业PMI从业人员者指数为48.2%(-0.1%),位于历史低位,劳力供应的收缩也表明劳工消费市场面临很大阻力,说明在周期性的角度中国经济和通胀率应该是偏强的,基准利率方向是向上的,我们认为近期10年期国债利率将在3.0%~3.4%的区间震荡,向上突破的反之亦然机会可以观察劳工消费市场温和走强、外部基准利率环境维持宽松、基准利率市朝等实质性利好。
资金面消费市场回顾
2019年7月24日,银存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基准利率全面下行,隔夜、7天、14天、21天和1个月分别变动了-7.82bps、-6.59bps、-9.54bps、-16.33bps和-28.66bps至2.48%、2.53%、2.58%、2.60%和2.54%。国债到期利率全面上行,1年、3年、5年、10年分别变动0.15bps、1.79bps、1.79bps、2.26bps至2.63%、2.90%、3.01%、3.17%。上证综指上涨0.80%至2,923.28,深证成指上涨0.99%至9,266.30,创业板指上涨1.22%至1,553.72。
周三央行未开展逆回购操作, 有1000亿元7天逆回购到期,实现1000亿元流动性净回笼。
【流动性动态监测】我们对消费市场流动性情况展开跟踪,观测2017年开年来至今流动性的投与收。增量方面,我们根据逆回购、SLF、MLF等央行公开消费市场操作、国库现金定存等规模计算总投放量;减量方面,我们根据2018年3月对比2016年12月M0累计增加4388.8亿元,外汇占款累计上升4473.2亿元、财政存款累计增加5562.4亿元,粗略估计通过居民取现、外占上升和税收流失的流动性,并考虑公开消费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计算每日流动性减少总量。同时,我们对公开消费市场操作到期情况展开监控。
消费市场回顾
可转债
可转债消费市场回顾
7月24日转债消费市场,平价指数收于91.58点,下跌0.07%,转债指数收于108.85点,上涨0.23%。171支上市可交易转债,除中宠转债停牌,辉丰转债、福能转债、招路转债、凯发转债、通威转债和湖广转债横盘外,118支上涨,46支下跌。其中生益转债(3.29%)、盛路转债(2.70%)、凯龙转债(2.57%)领涨,万信转债(-2.90%)、泰晶转债(-1.17%)、长青转债(-0.77%)领跌。171支可转债正股,除中宠股份停牌,招商公路、福能股份、山鹰纸业、特一药业、海印股份、小康股份、林洋能源和无锡银行横盘外,132支上涨,30支下跌。其中,蓝思科技(9.97%)、海澜之家(7.66%)、和而泰(6.70%)领涨,玲珑轮胎(-1.96%)、万达信息(-1.92%)、一心堂(-1.27%)领跌。
可转债消费市场周观点
上周转债消费市场呈现出小幅震荡略微收涨的局面。个券间仍旧以内部结构化行情为主,消费市场似乎延续着波澜不惊的走势。
短期消费市场的确有点乏善可陈的意味,上周我们周报曾经重点讨论过这个问题,建议投资者适当将目光放的更为长远,同时我们也判断消费市场的低波动率并非常态,表面平静的转债消费市场其实并不简单。本周我们延续前期的判断,重申观点:投资者在现阶段消费市场环境下基于基本面寻找价值标的为优选,其中逆周期性的视角值得重视。
寻找逆周期性的预期差。随着消费市场的风格再平衡,alpha风格的重要性将会持续抬升,但从配置的内部结构而言侧重点会有区分。转债作为空间相对有限的品种,我们并不建议投资者持仓过于集中在强一致预期的板块,更何况强一致预期板块在今年已近取得了较为不俗的收益。基于转债下有底的特性,我们更加建议投资者从逆周期性的角度去找寻预期差,可以从医药、汽车、科技等板块中提前布局潜在的优质标的。
上周我们判断权益消费市场的低波动并非常态,弱beta尾部红利特征尚在,随着消费市场扰动因素的增加我们预计消费市场波动率短期将会有所抬升。具体内容逻辑我们在过去周报中多有阐述,从标的的选择上看可通过绝对价格控制风险,优选年内高波动率的标的或者从经济政策视角寻找相关个券。
高弹性组合建议重点关注参林转债、和而转债、绝味转债、高能转债、精测转债、通威转债、洲明转债、光电转债、桐昆转债、天康转债以及金融转债。
稳健弹性组合建议关注海尔转债、蒙电转债、文灿转债、博世转债、中鼎转2、雨虹转债、玲珑转债、久立转2和大银行转债。
风险因素:消费市场流动性出现大幅波动,宏观中国经济不如预期,无风险基准利率大幅波动,正股股价超预期波动。
股票消费市场
转债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