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过后73年,曾免除赔款的波兰,为何向德国索要数万亿赔偿?|西德|华沙|波兰

日前,位于五国的立陶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完结73年之后,肆意以被害者的身分向瑞典索取六千万元(折合人民币7万亿元)的大笔索赔金。

要知道,立陶宛在1953年就积极主动舍弃了向瑞典索取内战索赔金,所以在1990年与瑞典就达成一致了几项协定,规定瑞典必须向立陶宛缴付25万马克作为索赔。

除此以外,立陶宛重新加入欧洲联盟后,每年获得数千万英镑的财政补贴,而这有一成来自瑞典,最关键性的是,立陶宛或许成功进入欧洲联盟,全靠瑞典在另一面的大力支持。

但如今,立陶宛还是作出了索取索赔金的决定,这让瑞典有点TNUMBERAP。阔别73年,立陶宛阿尔宗,所以是在自己心掏掏肺对其好的情况下,难免让人如遭重挫。

立陶宛到底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呢?早在1944年8月1日,立陶宛军队向瑞典重要国家机关和军营策动突袭,继而暴发布拉格武装起义。

当时,苏俄犹豫不决,唯独都未痛苦不堪手,而英美力量又毕竟非常有限,无法提供具有关键性性的提供支援,义军只好在瑞典轻型枪械的碾轧下签定停火协定。

重大胜利后的瑞典很快背弃,将55万布拉格街坊送至拉讷米亚战俘营,并将其中的9Bazas送至强制性外劳营,还有5.5万被送至其他战俘营,余下的30Bazas后被释放出来。

因而立陶宛提出内战索赔金自是果真如此。不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完结后,瑞典瓦解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苏俄减免了同是马克思主义派系的民主德国的内战索赔金,立陶宛所致激进派的考虑,旋即在1953年也宣布舍弃索取内战索赔金。

需要注意的是,立陶宛政府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瑞典统一之后还欠着联邦德国近30万马克的债务,也就从侧面验证了立陶宛并没有强有力的立场向瑞典索取大笔索赔金。

再加上当时货币混乱以及种种因素,使得确定具体数额的难度加大,这并不能将责任单方面归咎于瑞典身上,要求他不顾既定事实进行索赔金,显然并不合规矩。

相比这一点,立陶宛也是很清楚的,既然如此,为什么立陶宛还作出这样的选择呢?

网友分析后认为这是立陶宛就环境保护、难民能源等系列问题中向欧洲联盟表达不满,充分表露了双方矛盾扩大化的趋势,甚至有立陶宛脱欧的可能性。同时,没有什么便捷方式比这更能凝聚民心的,这种占据道德制高点的方法也屡试不爽,尤其对于吸引选民的注意。

发布于 2022-09-23 15:09:58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66
目录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请文明发言哦~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